辣椒雖好,但并非人人都可食用。
一些特定疾病的患者還可以通過辣椒來進行輔助食療,如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傷風感冒患者和脾胃虛寒以及食欲不振的人,在寒冷季節(jié)吃點辣,既能暖身,又能祛濕驅(qū)寒,還能使胃腸蠕動加快,增進食欲,幫助消化。
很多嗜辣一族在做飯時,不僅要放辣椒,還要把胡椒、花椒、大料、桂皮之類的熱性佐料放個遍。這可謂是“熱上加熱”,更加重了身體的內(nèi)熱。
除了誘發(fā)或加重某些疾病,吃辣還可能降低藥效。比如六味地黃丸等清熱或滋陰的中成藥,要忌吃辛辣食物。西藥比如治療褥瘡、痤瘡等皮膚病的復方維A酸凝膠,治療消化道潰瘍、胃炎時服用的活菌類藥物、抗生素、黏膜保護劑等藥物。
吃辣椒或生姜會使胃的局部血流增多,刺激神經(jīng)肽類激素分泌,起到暖胃作用,健康人群少量食用對身體是有益的。手腳容易發(fā)涼、貧血的人可適當多吃。但并非人人都適合吃辣。以下這幾類人就不適宜吃辣:
哮喘患者不宜食用辣椒。辣椒最容易刺激咽喉,容易誘發(fā)咳嗽、哮喘發(fā)生,多吃使人上火。
辣椒含有辣椒素、辣椒堿,辣椒堿和辣椒素均可以引起支氣管痙攣,誘發(fā)咳嗽、哮喘發(fā)生。國外學者進行了一項隨機雙盲實驗,樣本包括12例患者,均無lgE介導的過敏或支氣管阻塞,在一系列實驗中,患者在吸入局麻藥利多卡因或安慰劑后吸入3個不同濃度的辣椒素。受試者產(chǎn)生咳嗽、呼吸道和眼部癥狀,且與吸入辣椒素劑量明顯相關,吸入辣椒素劑量越大,癥狀越重,如果先吸入利多卡因則可明顯減輕反應。因此,感冒、咽痛、咳嗽、咽炎、哮喘、內(nèi)熱重者一定要少吃辣椒。
體質(zhì)濕熱、陰虛的人不宜吃辣椒。如果吃辣,反而會上火,像有些年輕人長痘痘、喉嚨痛、口腔潰瘍等等。過食辣椒還會使體內(nèi)濕從熱化,會熱上加熱,加劇熱氣燥火,出現(xiàn)口干舌燥、面紅目赤、皮膚座瘡、血壓升高、痔瘡加重、鼻出血等。
另外,根據(jù)辣椒種類分為菜椒、甜椒、尖椒等。
○尖椒(云南小米辣、野山椒、二荊條)不適合產(chǎn)婦、12歲以下兒童、老年人、胃潰瘍、胃出血、慢性胃腸病等胃腸功能消化不好的人群;患熱性病、痔瘡、皮炎、結核、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等疾病的人,也不宜大量食用辣椒。
○甜椒由于富含多種維生素,相比尖椒則適合7歲以上兒童和老年人適量食用,但胃腸功能消化不好的人群也要慎吃。
○不建議12歲以下兒童和老年人食用菜椒。
就算喜歡吃辣和適合吃辣的人,也要適度。中醫(yī)里講究“飲食有節(jié)”,任何東西都不能多吃,否則陰陽不和,反而會生病。
三類食物和辣椒“相克”
辣椒不能和以下三類食物一起吃:
黃瓜不能和辣椒一起吃。因為辣椒的維生素C含量豐富,每100克中約含198毫克。黃瓜中含維生素C分解酶,生食黃瓜此酶不失活性。但二者同食,則辣椒中的維生素C將被破壞,會降低營養(yǎng)價值。
胡蘿卜不能和辣椒一起吃。胡蘿卜除含大量胡蘿卜素外,還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而辣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所以,胡蘿卜與辣椒不宜同食,會降低辣椒的營養(yǎng)價值。
豬肝不能和辣椒一起吃。豬肝炒食或做湯不宜配番茄、辣椒、毛豆等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
最后,建議大家吃辣時可以佐以甜和酸的食物。甜能遮蓋辣味,酸能中和堿性的辣椒素。主食最好選粗糧,如玉米或白薯,因其膳食纖維含量豐富,可預防因腸胃燥熱引起的便秘。餐后宜多吃含鞣酸、纖維素等物質(zhì)的酸味水果,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腸胃蠕動,滋陰潤燥。
本文綜合:環(huán)球網(wǎng)、新華社、家庭醫(yī)生在線、健康時報、錢江晚報、三湘都市報(長沙)、北方網(wǎng)、39健康網(wǎng)、法制晚報等網(wǎng)絡綜合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