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南網歡迎你/hzgou.cn/新江南網榮譽出品 |
常報全媒體訊 六千多年前,長江流域的先民,追尋著星光劃落之地組部落、耕稻作、狩漁獵、繁衍生息;六千多年后,考古學家在常州金壇發(fā)現(xiàn)了一顆史前文明的璀璨遺珠……9月24日上午,常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暨金壇三星村遺址特展,在常州博物館“星”光閃耀啟幕。三星村遺址300多件出土文物,首次集體向觀眾亮相。
朱亞芳 攝
江蘇省文旅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南京博物院黨委書記拾峰,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志良,市政府副市長蔣鵬舉等相關省市領導出席開幕式并參觀展覽。
現(xiàn)場,三星村遺址第二次考古發(fā)掘情況公布;常州博物館、常州市考古研究所與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簽署“深化考古合作交流與人才培養(yǎng)框架協(xié)議”;常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同步啟動。
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探源常州地域文明
三星村遺址位于常州金壇區(qū)朱林鎮(zhèn),總面積達35萬平方米,是一座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距今約6500年至5500年,是長江文化帶上的重要史前遺址。
1984年5月,三星村遺址在常州市全市(縣)文物普查時被發(fā)現(xiàn)。同年10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聯(lián)合金壇市文管會對三星村遺址進行首次考古勘探。從1993年到1998年,連續(xù)六年的發(fā)掘揭露面積64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時代的墓葬1001座,灰坑55個,房址4處,出土玉器、石器、陶器及骨角牙蚌器等各類文物近4000余件,這些文物種類豐富、形制精美,匜形豆、帶把徽號壺、云雷紋豆、石鉞等為國內首次發(fā)現(xiàn)。2006年,三星村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年4月15日,三星村遺址啟動第二次考古發(fā)掘,批準發(fā)掘面積為800平方米。
2022年、2023年,江蘇地域文明探源和常州文明探源工程相繼啟動。迄今為止,常州地區(qū)各時期的考古發(fā)現(xiàn)已達180余處。
300多件文物首次全面展示三星村遺址發(fā)掘成果
在常州博物館一樓重磅開展的“三星眩耀”主題特展,是2023常州中吳文化藝術節(jié)的重點展覽,展覽匯集來自常州博物館、常州市金壇區(qū)博物館的館藏精品300多件,是三星村遺址出土文物首次最為全面和集中的展示。其中不乏在考古學上具有重要意義的文物,它們開創(chuàng)了紋飾、形制和功用的先河。
新石器時代云雷紋陶豆
新石器時代刻紋骨版,呈扁平薄片狀,正、背面均刻有同心圓紋,為國內首見
新石器時代石鉞,是國內目前所見最早最完整最明確的禮器
新石器時代七孔石刀,表明三星村已出現(xiàn)原始農業(yè)
新石器時代鹿角靴形器,常成對出土于死者腳拇指上
帶把徽號陶壺腹部附有一寬扁的三角形寬把,壺底部外側有一模印微號,有一斗笠狀小蓋,此壺珍稀罕見
特展融復原與互動,兼具學術性與趣味性
展覽分為“融合·多元”“文明·尋蹤”“啟程·溯源”三個單元,系統(tǒng)展示三星村遺址的多元文化融合與發(fā)展歷程。學術性之余,展覽通過場景復原與互動項目增強趣味性。
郇衛(wèi)星 攝
三星村遺址發(fā)掘的墓葬,大多隨葬有陶器、玉石器或骨角牙器。展覽中,第636號、第38號兩個高等級墓葬的墓葬場景復原為觀眾還原出墓葬原始狀態(tài),使觀眾對兩位墓主人身份產生更直觀的認知。
展覽設置多個互動項目。關于鹿角靴形器的用途,研究者有不同看法,“鹿角靴形器用途猜猜猜”趣味視頻通過手繪動畫展示6種用途說法,引導觀眾思考、互動。“云雷紋互動視頻”演示了云雷紋從新石器時代至到奧運火炬云雷紋的延續(xù)和演變,讓云雷紋的“前世今生”呈現(xiàn)至觀眾面前。
特展開始前,市民鞠先生陪兩歲孩子“觸摸”歷史文化
對話歷史 朱亞芳 攝
“鋮”覽先古 朱亞芳 攝
據了解,特展開幕,已有1800人市民扶老攜幼前來觀展。
常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啟動暨金壇三星村遺址特展,是為保護好長江文物和文化遺產,響應“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全力推進常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辦好“中吳文化藝術節(jié)”重點展覽項目,由中共常州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旅局、金壇區(qū)人民政府主辦。“三星眩耀”主題展至2024年1月1日。(姚律 聶紅 樊瑾)
新江南網歡迎你/hzgou.cn/新江南網榮譽出品 |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