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孫駿 通訊員 楊璞)近日,電視劇《夢華錄》熱播,成為兼具播放量與討論度的現(xiàn)象級古裝偶像劇。特別是劇中的“紫蘇飲子”受到很多網友熱捧,爭相在炎熱的夏季曬出自己的版本。那么,“紫蘇飲子”究竟是什么?有何奇特之處呢?為何適宜夏季飲用呢?
古人消暑飲料用熟水 紫蘇飲曾受皇帝青睞
我們的古人夏季消暑也比較流行購買飲料,不同的是這些售賣飲料的商店一般都掛著“香飲子”“飲子”的招牌。這些從詳細展示宋朝繁華街景的清明上河圖中就可看出,這些店鋪相當于現(xiàn)在的“飲品店”,售賣的是各種解暑飲料。
《夢華錄》劇中的女主錢塘趙氏茶坊掌柜趙盼兒展示的“紫蘇飲子”,在古時原名應為“紫蘇熟水”,熟水即是古代的飲料。熟水有多種,以紫蘇為原料的紫蘇熟水曾經得到過皇帝的青睞。南宋陳元靚所著的《事林廣記》記載,“仁宗敕翰林定熟水”以紫蘇為上,沉香次之,麥門冬又次之。
那么,“紫蘇飲子”如何制作呢?明代養(yǎng)生大家高濂在其所著的《遵生八箋》中記載了一個相對簡單的方法:“取葉,火上隔紙烘焙,不可翻動,修香收起。每用,以滾湯洗泡一次,傾去,將泡過紫蘇入壺,傾入滾水。服之,能寬胸導滯。”時至今日,夏季的常用中成藥藿香正氣水中依然有紫蘇的身影。
性溫的紫蘇為何適配夏天?藥食同源驅寒治氣都是好手
紫蘇是大眾耳熟能詳?shù)乃幨惩粗兴�,在中國種植應用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其葉(蘇葉)、梗(蘇梗)、果(蘇子)均可入藥。
紫蘇一般在夏季枝葉茂盛時采收,除去雜質,貯藏置陰涼干燥處曬干。南京市名中醫(yī)、南京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主任中醫(yī)師顏延鳳介紹,紫蘇性味辛溫,歸肺、脾經,主要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的功效,自古便有“風寒外感靈藥”美譽。夏季經常在空調環(huán)境中的人,如果受涼感冒多為風寒感冒,這時候就用得著紫蘇。清代本草專著《本草正義》記載紫蘇芳香氣烈“外開皮毛,泄肺氣而通腠理;上則通鼻塞,清頭目,為風寒外感靈藥。”臨床上常用于治療風寒感冒、咳嗽、嘔吐惡心、妊娠嘔吐、魚蟹中毒等。
紫蘇也被譽為“治氣之神藥”,明代本草名著《本草匯言》中記載紫蘇可以“散寒氣,清肺氣,寬中氣,安胎氣,下結氣,花痰氣,乃治氣之神藥也。”其中紫蘇的葉、梗及種子有不同功效,所謂“一物有三用焉”。傷風傷寒、頭疼骨痛、惡寒發(fā)熱、肢節(jié)不利、邪郁在表者,蘇葉可以散邪而解表;氣郁結而中滿痞塞、胸膈不利、胎氣上逼,腹脅脹痛者,蘇�?梢皂槡舛鴮捴�;上氣喘逆,蘇子可以定喘而下氣;痰火奔迫,蘇子可以降火而清痰。
南京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中醫(yī)外科(瘰疬科)主任中醫(yī)師黃子慧介紹說,紫蘇還有外治的作用,對于一些金屬器械造成的傷口,輕度的痔瘡等疾病,紫蘇也有用武之地。比如南宋時期的《履巉巖本草》中記載了紫蘇能“止金瘡出血;療痔疾,煎湯洗之”。
需要注意的是,溫病、陰虛、氣虛、上火導致的嘔吐者忌服紫蘇。明代著名醫(yī)家繆希雍在其所著的《本草經疏》中提醒:“病屬陰虛,因發(fā)寒熱或惡寒及頭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斂宜補故也。火升作嘔者亦不宜。”雖然紫蘇有很多食療功效,但是也不適合長期作為食療藥膳材料服用,以免泄人真氣。
【延伸閱讀】紫蘇的種植與采收
紫蘇葉可生食、做湯,具有特異的芳香,呈闊卵形或圓形,邊緣有粗鋸齒,兩面綠色或紫色,適合在陽臺種植,觀賞食療價值俱佳。
南京農業(yè)大學園藝學院胡春梅副教授介紹,紫蘇對氣候、土壤適應性都很強,最好選擇排水良好的疏松肥沃的沙質壤土。花盆內放入配好的營養(yǎng)土,根據盆的大小挖播種,一般盆徑20厘米的,種2-3穴即可,穴深2-3厘米,每穴播種3粒,把種子點播入穴后覆薄土。播后立刻澆水,并可覆蓋塑料薄膜或無紡布以保持濕潤,待種子出苗后去除覆蓋物,出苗1周左右后,根據出苗情況適當間苗,保證每盆2-3株秧苗。也可以采用育苗移栽法,每盆栽2-3株。出苗后根據土壤濕度情況澆水,一般冬天時5-7天澆水一次,夏天每1-2天澆一次水,通常在早晨澆水,這樣秧苗不易徒長。
紫蘇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種子在地溫5℃以上時即可發(fā)芽,適宜的發(fā)芽溫度18-23℃。苗期可耐1-2℃的低溫。植株在較低的溫度下生長緩慢,夏季生長旺盛。開花期適宜溫度是22-28℃。較耐濕,不耐干旱,如空氣過于干燥,莖葉粗硬、纖維多、品質差,因此夏季高溫時,可適當通過葉面噴水或澆水以提高空氣濕度。紫蘇生長周期比較短,定植后2個半月即可收獲全草。
紫蘇葉可鮮食,也可烹調后直接食用(去除魚類、肉類腥味的同時增加風味),也可全株采收后晾干以備入藥。采收紫蘇要選擇晴天,香氣足,方便干燥,時間應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紫蘇未開花時進行。
采收蘇子梗一般在9月上旬開花前,花序剛長出時采收,用剪刀從根部剪下,把植株倒掛在通風遮蔭的地方晾干。蘇子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種子果實成熟時采收。剪下果穗或全株,扎成小把,曬數(shù)天后,脫下種子曬干。在采種的同時注意選留良種。選擇生長健壯的、產量高的植株,等到種子充分成熟后再收割,曬干脫粒,作為種用。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