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任天寶)作為年內即將開通的上海首條自主投資建設運營的市域線,連接虹橋2號航站樓站和浦東1號2號航站樓站的機場聯絡線首通段備受市民和游客關注。9月2日下午,市發(fā)展改革委在上海圖書館東館召開了制訂上海市軌道交通市域線票價機制聽證會,聽取社會各方面對軌道交通市域線票價機制方案的意見和建議。
記者從聽證會上獲悉,該首通段9月起已進入內部試運行階段,計劃于今年底正式建成。除了機場聯絡線外,目前在建的軌道交通市域線還有南匯支線、崇明線、嘉閔線、示范區(qū)線,預計都將于2028年底前通車。上海市域線規(guī)劃總里程超過1000公里,定位主要服務于主城區(qū)與新城及近滬城鎮(zhèn)、新城之間的快速、中長距離出行需求。同時,市域線與市區(qū)線(即地鐵)可以換乘,并預留與長三角都市圈城際鐵路互聯互通條件。
本次提交聽證的基準費率主要有兩個方案:
(1)設計最高時速160公里及以上的市域線(即包括機場聯絡線、南匯支線、嘉閔線、示范區(qū)線)。
方案一:實行單一費率,每人公里基準費率0.45元。
方案二:實行階梯費率,分三段累計收費。乘客乘坐距離0-20公里(含20公里),每人公里基準費率0.48元;20-40公里(含40公里),每人公里基準費率0.44元;40公里以上每人公里基準費率0.40元。
(2)設計最高時速160公里以下的市域線(即包括崇明線,設計最高時速120公里),每人公里基準費率0.37元。
聽證過程中,多數人支持“方案一”,認為單一費率簡單明了,便于乘客和企業(yè)計算出行成本。而且從未來客流需求來看,大多數乘客乘坐里程在40公里以內,這種情形下方案一的票務支出更低。
聽證會最后,市發(fā)展改革委、市交通委、申通地鐵集團等對與會者普遍關心的事項作了回應,表示將在機場聯絡線運營后,結合客流等實際運營數據,研究適時推出市域線多樣化票種;為乘客提供站站停、大站車等多樣化選擇;推進市域線與地鐵一碼通行、便捷換乘;強化市域線與各類交通方式的銜接。
接下來,上述牽頭單位將充分考慮廣泛征求到的社會各方意見建議,對定價方案和相關配套措施作進一步完善后,按規(guī)定程序報市委市政府。最終確定方案預計將在11月左右向社會公布。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