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近在咫尺,人們歸鄉(xiāng)的腳步愈加匆忙。今年春運是疫情防控平穩(wěn)轉段后首個常態(tài)化春運。交通運輸部預計,今年春運期間全國跨區(qū)域人員流動量將達到90億人次,創(chuàng)歷史新高。
90億人次,相當于14億人口平均每人流動6.4次。數字本身就蘊含著答案,歷經3年疫情,人們深切體會到自由流動的可貴。從去年的47億人次到今年的90億人次,數字見證的是一個“人享其行、物暢其流”活力旺盛的中國。回家的路不再有阻隔,曾經被抑制的出行需求得到充分釋放,人流物流加速回暖,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無疑是一大利好,將為全年經濟增長奠定良好基礎。
數字之變的背后,是春運出行方式的結構性變化。2024年春運,自駕出行占比高達80%,成為春運出行的絕對主流。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擁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同時,我國汽車保有量達3.4億輛,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汽車產銷創(chuàng)歷史新高,新能源汽車高歌猛進,市場占有率達31.6%,高速路沿途充電設施普及加密也讓新能源車走得更遠成為可能。汽車時代的轟然而至,擴大了人們的行動半徑,加上覆蓋9天的高速公路免費通行政策刺激,有力支撐起“90億人次”的“史詩級”流動。
人口流動與經濟活力相互交織,“90億人次”連接的不僅有家鄉(xiāng)還有遠方。數據顯示,大年三十到初八期間,旅游消費提前預訂量較去年同期增長約7倍;除夕夜餐廳桌位的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超3倍。文旅消費熱度高漲,“南北互換”“異地過年”成為熱門過年方式,客流量有望創(chuàng)歷史新高。無論是北上“爾濱”體驗冰雪世界,還是南下三亞享受沙灘椰風;無論是城市商圈的citywalk,還是農村大集的countrywalk,都為提振消費添了一把“火”。春運背后的火熱多元需求,折射出人們美好生活的提檔升級,正是中國經濟旺盛活力的生動注腳。
90億人次,我國人口的巨大基數令人驚嘆。中國人口超過14億,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均GDP超過1.2萬美元,超大規(guī)模市場優(yōu)勢非常明顯。任何具體細分的消費需求,搭乘上龐大的人口基數,都足以形成不容小覷的消費力。這種優(yōu)勢,為我們抵御風險挑戰(zhàn)提供了充足的空間潛力和回旋余地。一系列促消費政策的出臺,將進一步提振消費信心,釋放消費活力,為經濟社會發(fā)展灌注更強動力。
春運,是向著團圓的抵達,也是奔向美好的出發(fā)。透過春運這扇窗,我們看到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90億人次行進的腳步,此起彼伏踏出發(fā)展的新節(jié)拍、新律動、新氣象。利用好、深耕好獨一無二的超大規(guī)模市場優(yōu)勢,中國經濟發(fā)展定然經得起任何考驗,在劈波斬浪中走進“春天里”。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