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瑾
鑼鼓喧天,彩獅歡騰,12月28日上午,倒馬井牌坊前,小北門路沿街展示的徐州剪紙、香包、面塑、云龍編結攤位前紅紅火火。與倒馬井比鄰的徐州文化館“國潮漢風”文化驛站(中國非遺徐州體驗館)在徐州市文化館鼓樓分館一樓正式啟用。
300平方米的文化驛站內裝飾一新,茶香裊裊。東墻櫥窗里的徐州非遺展示,匯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王桂英的徐州剪紙“農忙”、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王振霞的徐州香包“群虎鬧春”、楊增超的徐州瓷盤畫“倒馬井印象”等精品之作,西窗下的古琴演奏雅音繞梁,漢畫像石拓片體驗區(qū)前的市民互動頻頻。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推動文藝繁榮,提升服務水平,我們要奮進”,由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主辦,徐州文化館、泉山區(qū)王陵街道辦事處承辦的啟動儀式上,3位徐州文化館工作人員通過《新時代文化館人使命》的朗誦,發(fā)出了群文工作者們的心聲。
“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又添新品牌
“立足城鄉(xiāng)特點,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間,擴大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增強實效性。”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于2021年印發(fā)的《關于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fā)展的意見》,為新時代的文化館發(fā)展提出了新使命。
“兩漢文化看徐州�!笔形膹V旅局二級調研員韓如海介紹,徐州市近年圍繞漢文化名城建設,以文旅融合發(fā)展為方向,持續(xù)推進全域旅游創(chuàng)建,“快哉徐州”“國潮漢風”文旅品牌越發(fā)響亮。徐州文化館“國潮漢風”文化驛站是市文廣旅局創(chuàng)新打造的又一公共文化創(chuàng)新品牌。
為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并建設“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近年來,徐州市文廣旅局為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創(chuàng)新拓展城鄉(xiāng)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引入社會力量,探索出一條由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合辦,依托各級圖書館、文化館資源,為市民群眾提供一體化公共文化服務的文化空間建設之路。
作為徐州文化館打造的首個“國潮漢風”文化驛站,項目在建設方式上有效整合資源,按照規(guī)模適當、布局科學、業(yè)態(tài)多元、特色鮮明的要求,拓展公共文化覆蓋面,在運行機制上吸納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建設與管理,充分發(fā)揮“區(qū)域公共文化服務孵化器、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加油站”的功能,讓百姓在家門口也能遇見“詩和遠方”。
在城市更新中駐留“煙火氣”“文化味”
高品質的文化生活離不開高質量的文化供給。徐州文化館著力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普及高質量公共文化活動,讓古老的倒馬井在城市更新中煥發(fā)新的光彩。
倒馬井是徐州市區(qū)保存較好的古井,位置在原一中學校西側、小北門內下坡,距離故黃河百余米。出席文化驛站啟動儀式的徐州民俗專家李世明介紹:“‘倒馬井’名稱的由來傳說不一。據清代方志記載,水井附近有作軍事訓練的演武場,那里的馬匹常到井邊飲水后再倒轉身返回,時間長了就有‘倒馬井’之說。倒馬井水質好,雨天不漫,旱天不枯,周圍老百姓都喜歡來這里挑水�!�
2018年,倒馬井文化街區(qū)改造工程被列為泉山區(qū)為民辦實事項目,工程依托“倒馬井”打造整齊劃一且文化氣息濃厚的街區(qū),重點突出“倒馬井”所蘊含的文化意義,形成一條特色街道。
守護文化根脈,留住城市記憶,徐州文化館“國潮漢風”文化驛站以倒馬井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為主線,通過老照片、老物件鉤沉老徐州的百姓歷史,還設置了徐州方言網紅打卡點,“辦肆”“屋當門”“蔣擦子”等耳熟能詳的方言詞匯,讓前來參觀的居民倍感親切。
身處市井深巷,服務百姓生活,與徐州文化館結對共建的王陵街道辦事處醒獅社區(qū)、光明社區(qū)的相關負責人皆表示,“國潮漢風”文化驛站的啟用,讓倒馬井不僅具有煙火氣,更有文化味。
激活社區(qū)文化活力,形成新型文化業(yè)態(tài)
“倒馬井地處鬧市區(qū),緊鄰群眾生活中心,有深厚的人文歷史背景。”徐州文化館館長楊孝軍介紹,“立足于此處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打造徐州文化館‘國潮漢風’文化驛站,是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舉措,有益于提升街頭巷尾的公共文化設施內涵,讓文化切實融入百姓生活。”
啟用后的徐州文化館“國潮漢風”文化驛站,將充分發(fā)揮徐州文化館的職能優(yōu)勢,通過與泉山區(qū)王陵街道醒獅社區(qū)、光明社區(qū)的共建,廣泛吸納社會各界優(yōu)秀力量,融合文藝演出、展覽展示、非遺傳承、漢風市集等功能,營造良好文化氛圍,激活社區(qū)文化活力,打造15分鐘文化生活圈,形成“南有回龍窩,北有倒馬井”的新型文化業(yè)態(tài)。
文化如春雨,潤物于無聲。王陵街道辦事處主任陳曉新稱贊:“徐州文化館的文化驛站坐落在王陵街道內,為我們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文化資源。雙方將結合轄區(qū)特色,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經濟發(fā)展提供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支持,促進文化旅游,繁榮街區(qū)發(fā)展�!�
“打造好‘國潮漢風’文化驛站,是徐州文化館深入推進主題教育、學思踐悟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舉措�!睏钚④姳硎�,“下一步,我們將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切實利用好文化驛站進行全民藝術普及、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讓‘文化惠民’浸入心田,讓‘文化服務’煥然一新�!�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