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產研院錨定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抓落實
只爭朝夕打通產業(yè)鏈堵點
交匯點訊 3月15日下午2:40,在位于蘇州的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剛從全國兩會回到崗位的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產業(yè)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慶,正在4D-X射線成像儀前指導工程師分析真空環(huán)境中的一款鎳基高溫合金樣品。
“我們把一個很小的樣品放在里面,給它加溫加壓,研究它內部組織結構的演變。比如用在發(fā)動機里的鎳基合金,我們想要知道它在一定載荷和溫度條件下,內部三維結構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性能怎么樣、將來服役過程中會不會壞掉。”劉慶告訴記者,要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材料分析這類表征設備就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一回到江蘇,他就來到蘇州,了解最新研發(fā)進展。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江蘇代表團參加審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劉慶第二個發(fā)言并聆聽重要講話,許多細節(jié)仍記憶猶新。“總書記強調,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對我來講,既感到壓力,也感到很振奮。”劉慶表示,“我是搞材料的,分析表征設備是材料科學家的眼睛,95%以上的高端設備都是進口的。所以我就想到,我們應該要更多地研制一些能夠自主可控的分析測試設備。”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要努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在重點領域、關鍵環(huán)節(jié)實現自主可控。像劉慶關注的這臺X射線成像設備,以前主要依靠進口。“過去我們只能用,不能改造,而且也許哪天就被卡了脖子。進口設備是個‘黑盒子’,我們很難知道怎么改進,也無權改進。我們自己團隊打造的設備,我們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改進。我們研制它,也實現了在材料分析儀器在這個領域的自主可控。”劉慶自豪地介紹,自主研發(fā)的設備可承受更大范圍的溫度和載荷,因而可更好地助力科研工作。
“這是我們專門負責這臺設備研發(fā)的工程師。”劉慶特別向記者介紹了正操作設備的小伙子古斌斌。記者注意到,這間明亮現代的大研發(fā)工作室里,研究人員和工程師大多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要為創(chuàng)新人才脫穎而出、盡展才華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在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許多年輕人正在良好的創(chuàng)新環(huán)境和創(chuàng)新文化中,挑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大梁。
在材料大數據平臺研發(fā)工作室里,劉慶與平臺總監(jiān)助理黃理博士一同探討近來很火的ChatGPT能否輔助加速工業(yè)軟件的設計。黃理所在團隊主要通過開發(fā)系列材料數據庫和驅動工業(yè)軟件,采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方法提升材料產品的研發(fā)效率。“我們第一時間聽到了劉慶院長從北京帶回來的全國兩會精神。其中,總書記關于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要求讓我們深受啟發(fā),也給我們的自主研發(fā)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鼓舞。”黃理說,作為青年科研工作者,在江蘇、在蘇州、在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已經獲得了相當好的軟硬件條件,“相信包括我在內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會有更強的信心投入科研工作,我們的研究工作也會有更好的機遇。”
就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yè)化水平,著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F場聆聽這一要求后,劉慶立即認真記錄在筆記本上。他認為,這也是對自己、對江蘇產研院最直接的工作要求,“我的感想是責無旁貸,而且我們要以只爭朝夕的工作狀態(tài),盡快投入到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打造過程中。”
在京期間,劉慶就通過視頻會議與江蘇產研院的同事們研究討論了初步落實舉措。“因為要具有全球影響力,我們的標準要更高。”劉慶分析,江蘇產研院作為集聚創(chuàng)新人才、推動協(xié)同創(chuàng)新的橋梁和紐帶,要有選擇地在重點領域細致遴選出未來真正能夠產生世界影響力的研究機構,幫助其提升技術水平;同時要面向全球引進項目和人才,“我們過去基本上有經濟效益、能夠在江蘇成為最好,最多在中國成為最好的就行了�?倳浱岢隽烁叩臉藴�。我們根據這一要求,要去引進在世界有影響力的人才和世界領先的技術。”
在劉慶和同事們看來,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材料研發(fā)、制備材料的裝備以及分析材料的裝備等方面都要實現自主可控。在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的一間間研究工作室,劉慶如數家珍地介紹科技成果的產業(yè)化成果。“這臺設備是我們的半導體晶圓缺陷自動檢測設備,對12英寸晶圓上的芯片質量進行檢測。”劉慶指著工作室里即將出貨的幾臺設備說,這些將要交付客戶,“過去這一類設備都是進口的,而且有可能進口不來,或者進口周期很長�,F在我們引進了團隊,他們花了兩年時間,打造了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檢測設備,實現了國產的自主可控。”
在工作室最內側小房間里,有一臺這款晶圓檢測設備的“1.0版本”。劉慶告訴記者,設備在生產交付客戶的同時,還在繼續(xù)迭代升級,目前在無錫已經有了新的突破,正在推進邁向產業(yè)化。“我們所有的成果都要歸結到產業(yè)化、都要推動實現高質量發(fā)展。我們下一步要梳理江蘇重要產業(yè)鏈上還存在哪些堵點、還有哪些受制于人的地方,通過集聚創(chuàng)新資源和人才來集中攻關,在這些我們需要自主可控的地方都真正做到自立自強。”
審議交流時,總書記把制造業(yè)的重要性提高到與糧食安全一樣,既要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也要把制造業(yè)和實體經濟抓好、做大做強。劉慶多次對記者重復這句話,他表示,“真正實現這個目標我覺得路程還是很長的,還需要我們長時間的共同努力,但是我堅信我們一定能夠實現這樣一個目標。”
<愛上你,愛上新江南網:hzgou.cn www.xjnnet.net,hzgou.cn歡迎您!>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