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是一種情懷,更是一份責任。這幾天,江蘇各地“組團式”援疆支教老師陸續(xù)集結,踏上支教之路,開啟援疆支教生活。
2021年,繼2018年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后,教育部等四部門組織開展了“組團式”援疆,選派由校領導、中層、優(yōu)秀教師組成的隊伍,支援對口學校,幫助對方提升教育發(fā)展水平。
南京市對口新疆伊犁州伊寧市。2023年1月,第一批“組團式”援疆教師圓滿完成支教任務,順利歸來。第二批“組團式”援疆教師分批啟程,前往新疆,開啟為期一年半的支教生涯。
第二批“組團式”援疆支教團團長、南京市十三中紅山分校黨總支書記邵長峰說,他們學校陸續(xù)已經(jīng)有4位老師加入到 “援疆”支教。而他選擇去新疆支教,為了圓十四年前的援疆夢。“我覺得是一種情懷。2006年到2010年,我參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課程培訓’專家團隊,每年暑假都會去中西部地區(qū)培訓,包括江西、廣西、湖南、湖北、甘肅、青海等一些地方培訓老師。這么多年,一直都想著如果有機會能去新疆,把自己的‘情感浸潤’教育融入新疆孩子豪爽、奔放的性格中,實現(xiàn)自己教育生命的增值。這次,我給孩子們準備了南京特產(chǎn)桂花鴨小包裝,和南京城建筑、風景、大學相關的明信片。”
南京市第二批“組團式”援疆教師共選派53人,他們將分赴伊寧市第三中學、伊寧市第二十八中學、伊寧職業(yè)技術學校、伊犁絲路職業(yè)學院等學校。
邵長峰說,“組團式”教育援疆的精華在“團”。只有大家“團”在一起,才會“眾人拾柴火焰高”。“像拉薩路小學的吳蕓老師,她準備了一些援建項目。十三中季江勇老師是學生作家,他曾出版過《少年與白月光》,在我們?nèi)A東地區(qū)很有名的。季老師準備捐贈一些書,利用稿費資助一些學生,這些都在醞釀之中。”
蘇州市第二批“組團式”援疆支教團共有56名教師,其中54名教師12號出發(fā)前往克州,2名將于2月15號出發(fā)前往伊犁。西安交通大學蘇州附屬中學德育處主任何漢東將前往新疆柯爾克孜州阿圖什市的克州二中,擔任學校教務處主任并承擔高中物理教學工作。“從學科教學角度來說,怎樣把課堂教學、教材內(nèi)容以及教材以外相關的一些知識,讓學生有所了解,拓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生喜歡這門學科,對知識的外延有更多理解,興趣會更加濃厚,更加有熱情。”
何漢東說,他們這批援疆教師已經(jīng)進行過多次培訓,對當?shù)氐娘L土人情、氣候變化、飲食習慣等方面,已經(jīng)有了比較詳細的了解,到了當?shù)�,應該會很快適應。“因為請了江蘇的廚師在那邊做飯。蘇州本地的后援團都會給我們更大的支持,前方指揮部也會給我們幫助。”
無錫市第二批“組團式”援疆教育人才31位教師全部集結到位,11號踏上支教之路。
幾天的適應準備后,老師們即將投入到教學教研崗位。山高路遠,夢在遠方。
支教是一份責任,更是一份傳承。邵長峰說,在伊寧市第三中學校史館,印著江蘇援疆老師的名字。“南京在這邊援建的時間比較長,很多援建老師的名字都刻在校史館里面,我們看到非常感動。”
<愛上你,愛上新江南網(wǎng):hzgou.cn www.xjnnet.net,hzgou.cn歡迎您!>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