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白烏龜”
江南農家素有養(yǎng)殖
雞、鴨、鵝等家禽的傳統(tǒng)
家鄉(xiāng)把鵝喚作“白烏龜”
因鵝喜在水中浮游
遠看象一只白色的烏龜
故名
亦有稱“戇鵝”,不知是否因成年鵝體形碩大,看上去呆頭呆腦遠沒有雞鴨靈敏之故。詩人駱賓王7歲能寫《詠鵝》詩,筆者從小在農村長大,7歲時尚未啟蒙、懵懂無知,但對鵝的熟悉程度相信不會輸給駱詩人。
鵝除了喜浮水,還喜群居,雖說表面看上去戇兮兮,但警惕性高,農家常養(yǎng)鵝以看門護院。鵝極富攻擊性,猶記兒時多次被鄰家一群戇鵝追得滿場亂跑、驚慌失措的場景。鵝喜食青草、蔬菜而不吃葷腥,記得筆者童年時常從河中摸來螺螄、河蚌砸碎后投喂鴨子,而鵝是不吃這些東西的。一些人認為鵝喜水因而食魚蝦,其實鵝是大雁的后代,其基因飲食與身體結構決定只能吃草。鄉(xiāng)邑前輩洪亮吉著《萬里荷戈集》“伊犁二十四詩”中有一首:黃泥墻北打門頻,白發(fā)來辭喜氣新,卻買鮮魚飼花鴨,商量明日餞歸人。“花鴨”后有注釋:“伊犁鵝鴨必以鮮魚飼之乃肥”,估計詩人未有農村生活經(jīng)歷不熟稔鵝之習性,才有此筆誤。
清《隨息居飲食譜》載:“鵝,甘溫。暖胃生津,性與葛根相似。”鵝肉富含蛋白質,單一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還含有鈣、磷、鉀、鈉等多種微量元素,益于人體健康。鵝的食用價值這么高,但我國以鵝入饌的菜肴品種不多,遠遠不能與雞、鴨相比。1976年版《常州菜譜》居然連一道鵝菜都沒有,讓人百思不得其解。1987年版《蘇州傳統(tǒng)食品》僅載一味“糟鵝”,即以陳年香糟制嫩鵝而成美饈,是端午節(jié)時令佳肴。歷史上有名的鵝饌似乎也只“云林鵝”一味,即元《云林堂飲食制度集》所載“燒鵝”,清《隨園食單》中載有詳細的做法,云林鵝名燒鵝,事實上烹飪方法卻是蒸。
云林鵝創(chuàng)制于無錫,長江以北地區(qū)則流行鹽水鵝,如揚州之“老鵝”,雖叫老鵝,其實多數(shù)店家是取當年嫩鵝鹵制而成。友人橫山橋小郭原籍高郵,是汪曾祺同鄉(xiāng),某次小郭召飲,特地托人從老家捎來當天的鹽水鵝和豆干,鵝肉淋鹵汁、撒上拍碎的蒜頭一起進食,此乃高郵特色,與臺灣烏魚子需配蒜片的吃法有異曲同工之妙。來自小郭老家的鹽水鵝吃來鮮嫩爽口、肥而不膩,食畢賓主盡歡。江蘇有鹽水鵝,廣東潮式鹵味則有鹵獅頭鵝,以味濃香軟著稱,潮汕地區(qū)素有“無鵝肉不霶霈”一說,意思是一桌菜如少了鹵鵝就算不上豐盛。獅頭鵝是大型鵝品種,背羽呈灰色,頭上黑色肉瘤形似獅頭,與江南黃喙白羽的太湖鵝有大不同。汕頭獅頭鵝與清遠烏鬃鵝、開平馬崗鵝和陽江黃鬃鵝合稱廣東四大名鵝,廣東燒鵝則用烏鬃鵝,肌肉纖維細的烏鬃鵝恰是燒鵝最好原料。2017年8月1日,筆者夜宿順德北滘鎮(zhèn),第二天一早曾專門到農貿市場尋覓烏鬃鵝。大名鼎鼎的深井燒鵝因源自廣州長洲島深井村而得名,筆者每至粵港必嘗,據(jù)說燒鵝需用陳年荔枝木作柴火烤制,方能煙少火烈,致燒鵝色澤金黃明亮、香味濃郁,配上獨特的醬料、蘸上鵝汁,吃起來皮脆肉嫩、鮮嫩甘香。
無錫云林鵝、揚州老鵝、廣東燒鵝雖說有名,但還是覺得沒有家鄉(xiāng)的干燒老鵝好吃,干燒老鵝尤以常州市武進區(qū)前黃鎮(zhèn)寨橋地區(qū)農家飯店所出為佳。記得10年前某創(chuàng)投高管團隊來訪武進,中午在“河東垂釣中心”用餐,估計客人第一次吃到武進特色的干燒老鵝,一盆老鵝吃得不過癮,臨走前將后廚一大鐵鍋老鵝打包回京。離河東垂釣中心不遠處一八農家樂的干燒老鵝亦頗有特色,筆者每次去用餐,店主人老徐總要來胡侃一番。老徐性格開朗,對自家菜肴十分自信,客人光聽介紹便能覺得此店當為武南農家菜第一。不可否認,一八農家樂的刺虎魚燉蛋、白切雞、清湯黃鱔……一眾菜品俱佳,其中尤以干燒老鵝為最。但因種種原因,以上兩家農家樂現(xiàn)俱已不再營業(yè),殊為可惜。
與他鄉(xiāng)鵝饌多用當年鵝以取其嫩不同,家鄉(xiāng)干燒老鵝所用之鵝愈老愈佳。友人志剛在南夏墅開了一家小飯店,今年曾專門邀請筆者前去品嘗。當天志剛購一只重約15斤的3年老鵝。志剛老鵝的燒法是:老鵝劏凈斫塊,清水洗凈,烹制前不飛水,大鐵鍋中加水淹過鵝肉,只加紹酒、鹽、姜,大火燒開小火慢燉,經(jīng)3個多小時始成。此時鍋中湯水恰好收汁燒干(此為干燒老鵝名稱之來由),鵝肉色澤暗紅,表面已成自來芡。干燒老鵝屬典型火功菜,十分考驗廚師功力,因老鵝肌肉纖細粗,長時的燜燉才能使鵝肉出味�;鸷虿坏�,鵝肉咀嚼不動,但凡火候一過,肉爛則風味頓失。
烹制家鄉(xiāng)老鵝,眾店家均有秘技。與一些廚師燒鵝喜用辛香料不同,志剛則絕不添加,他講如此才能體現(xiàn)出食材的本味,不飛水是為防止鮮味流失,且烹制過程中不加一滴油,慢火逼出老鵝自身脂油與鵝肉相融才算上乘。后來品嘗志剛老鵝時,確實火候恰到好處,真叫脂香撲鼻、肉甘皮腴。記得多年前一寨橋人講燒老鵝需一雌一雄搭配方妙,筆者一直不解,后來志剛講可能是雌鵝肉松油多、雄鵝肉緊脂肪少,兩者同燒能彌補相互之不足。
作者:徐宏杰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