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秋季第3個節(jié)氣,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jié)氣。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白露標志著天氣逐漸轉涼,晝夜溫差加大。根據中醫(yī)基礎理論,白露后的養(yǎng)生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 預防秋燥:
白露后,氣候干燥,易耗人津液,出現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等癥狀。為預防秋燥,可適當多服一些含維生素的食品,如新鮮蔬菜和水果,也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等。
2. 預防感冒:
諺云:白露身弗露。意思是,白露時節(jié),白天天氣尚熱,但是早晚氣候已涼。因此,要注意早晚添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臥不可貪涼。
3. 飲食調養(yǎng):
白露后,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主,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如梨、橙子、柚子、蘿卜、藕、銀耳等,以潤燥生津。多食百合、蜂蜜、蓮子等清補之品,以順應肺的清肅之性。同時,應減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入,以免加重秋燥癥狀。
4. 運動養(yǎng)生:
白露后,氣溫適宜,是鍛煉身體的好時節(jié)。適當的運動,如慢跑、太極拳、體操、籃球、羽毛球、八段錦等,以汗出但不疲倦為度,有助于氣血調暢。
5. 精神調養(yǎng):
白露時節(jié),秋意漸濃,人們容易產生悲傷的情緒,不利于人體健康。因此,精神調養(yǎng)上,要保持樂觀心態(tài),避免情緒波動太大,以免影響肺氣。
6. 穴位保�。�
艾灸膏肓穴、風門穴、風市穴等,以溫通經絡、散寒除濕、扶正祛邪。按摩中府、孔最、肺俞穴,以肅降肺氣、清瀉肺熱、補氣健脾。
7. 泡腳養(yǎng)生:
白露后,應注意腳部保暖,建議大家常泡腳。每次時間約在15-30分鐘,泡到身體微微發(fā)熱、汗出最好,有助于補養(yǎng)腎氣。
8. 食療推薦:
沙參枸杞粥:
食材:沙參20G、枸杞20G、玫瑰花5G、粳米100G、葡萄干一小把。
做法:先將沙參加水煎汁去渣。之后用該藥汁與枸杞、粳米一同放入砂鍋,再加水適量,用文火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玫瑰花、葡萄干,攪勻稍煮片刻即可食用。
功效:滋陰潤肺、養(yǎng)血明目,用于輔助治療秋季陰血虧虛所致的干咳少頰、咽喉干燥、雙目干澀等不適。
山藥排骨湯:
食材:排骨、山藥、玉米、胡蘿卜、枸杞、紅棗。
做法:將洗凈、浸泡好的排骨放在砂鍋中燉煮,撇去浮沫,大火煮10分鐘,轉小火燉煮40分鐘。胡蘿卜、山藥切滾刀塊,玉米切段。排骨燉好后,放入備好的食材,繼續(xù)小火燉煮20分鐘。出鍋前,加入紅棗、枸杞、鹽、白胡椒粉,燉煮2分鐘,即成。
功效:滋陰健脾、補中益氣、強健筋骨。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