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2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采集室洋溢著不同尋常的溫情。這一天,六合區(qū)的周吉貴先生成功捐獻了272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為一位素未謀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
周吉貴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間真情,這一善舉使他成為了江蘇省第1434位、南京市第196位、六合區(qū)第16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回溯到2021年的春天,周吉貴在一次無償獻血活動中,做出了一個意義深遠的決定——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他坦言:“加入之初,其實并沒有太多想法,只是覺得配型成功率不高,但如果真的匹配上了,這對于患者及其家庭來說,無疑是一線生機,而我也愿意盡我所能去幫助他�!边@份淡然背后是對生命的尊重與對他人苦難的深切同情。
今年3月,緣分之輪悄然轉(zhuǎn)動,周吉貴接到了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得知自己與一位2000年出生的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這意味著一條年輕的生命需要他去挽救。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周吉貴沒有猶豫,他立即表示同意捐獻,并承諾全力配合所有準備工作。他說:“我上網(wǎng)查閱了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相關(guān)信息,觀看了一些視頻介紹,了解到捐獻流程科學安全,就沒什么好擔心了。這不僅挽救了他人的生命,更是自己人生中的別樣體驗�!�
捐獻當天,周吉貴懷揣著莊嚴的使命感等待采集的開始。他知道,這一刻,他的身體里流淌的不僅僅是自己的血液,還承載著另一個生命的重托。隨著捐獻順利完成,周吉貴對那位遠在他方的患者寄予了最誠摯的祝福:“愿你早日康復,擁抱健康快樂的生活,加油!”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份善意都可能成為他人生命中的轉(zhuǎn)機,照亮他人的前行之路。周吉貴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善舉,是成千上萬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無私奉獻的縮影,他們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點亮了另一座生命的燈塔。
通訊員 羅玉麗 翟華升
新華報業(yè)·新江蘇記者 孫駿 實習生 孟欣榮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guān)。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quán)請出示權(quán)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