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路89號,錢王祠隔壁的杭州西湖博物館,是國內(nèi)第一座湖泊專題類博物館。整個建筑大部分延伸于地下,不著痕跡地融入了周圍的湖光山色中。
從2005年落成開放至今,杭州西湖博物館已經(jīng)在西湖邊整整18年。就像是一次“成人禮”,今年6月起,杭州西湖博物館總館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提升改造,讓館內(nèi)學術內(nèi)容和展陳手段迭代升級。
經(jīng)過3個多月閉館升級,9月16日,西湖博物館正式回歸。除了煥然一新的“西湖天下景”固定陳列,還推出了“高山仰止 千古一人——蘇軾主題文物展”。來到這里,就如同走進了西湖的前世今生,讓世人能夠了解西湖,了解它的文化遺產(chǎn)價值。
《清乾隆西湖行宮圖》首次全貌展示 還能在展廳沉浸式體驗西湖四序
1∶1000比例微縮模型
西湖全景沙盤增加數(shù)字大屏
很多曾去過杭州西湖博物館的人,一定對大廳中央的西湖全景沙盤有印象,它是1∶1000比例的微縮模型,還原了杭州西湖文化景觀遺產(chǎn)“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間格局、“兩堤三島”的景觀格局,可以讓參觀者快速準確地形成自己心中的“西湖印象”。
這次改造,博物館也將這個沙盤保留了下來,并非常用心地進行了展示手段的擴充。在沙盤的上方,增加了一個大屏幕,播放著關于西湖成因的視頻,解讀西湖的前世今生。
在沙盤的后面,又向大家展示了西湖周邊群山的巖石及西湖形成過程中的各類動植物化石。在沙盤面前,還有個觀眾互動觸摸裝置,大家可以伸出手,點擊自己感興趣的西湖景點,了解關于西湖的文化故事。
相比以前的大廳,如今在整體氛圍設計上,館內(nèi)都進行了一次大升級。在序廳入口,是一塊流線型的大屏幕,播放著西湖美景的視頻動畫。在一旁,是孤山西湖天下景亭的造型。置身其中,就仿若來到了西湖邊,讓人靜靜品賞。
專門定制10米長展柜
《清乾隆西湖行宮圖》
首次全貌展示
固定陳列展以“西湖天下景”為主題,布展方式全新升級。按照六個單元進行展示,分別為“浚治之功——我在錢塘拓湖淥”“湖山之勝——松排山面千重翠” “美學典范——淡妝濃抹總相宜”“人文淵藪”“西湖情緣”“天下西湖”。通過從疏浚、生態(tài)、文化、歷史等多個方面,呈現(xiàn)了屬于西湖從古至今的發(fā)展歷程。
共展出文物400余件,其中有很多重磅文物。比如,在第三單元展廳中央展出的“鎮(zhèn)館之寶”《清乾隆西湖行宮圖》,是首次以全貌的形式展現(xiàn)給公眾。
它是唯一一幅流傳至今鈐有乾隆御璽的西湖行宮圖,全長9米多,采用傳統(tǒng)山水畫法,以鳥瞰的形式描繪了乾隆南巡時駐蹕的西湖行宮及游覽的各景點。畫中,“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格局清晰可見,其中各個景點和位置標示與現(xiàn)在的西湖景觀一一對應,實證了西湖至少200多年來都保持著原真的格局。
為了能夠讓觀眾欣賞到這幅畫作的全貌,此次博物館特別定制了10米長的展柜,配以最新工藝的低反玻璃,讓觀眾能夠從各個角度欣賞這幅內(nèi)容豐富的畫作,感受千年湖山傳世之作。
在此次提升過程中,博物館加入了許多展陳手段。第二單元“湖山之勝——松排山面千重翠”中,就以從古至今西湖生態(tài)治理保護為主線,呈現(xiàn)了西湖生態(tài)景觀豐富多樣的特點。動物標本、西湖植被分布圖、古樹名木分布圖、西湖水下森林視頻……豐富并有創(chuàng)意的展現(xiàn)形式,帶大家更具象地走近這些居住在西湖邊的萬千生靈。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