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逐漸冷起來,浙江人的飯桌上,有一道“傳統(tǒng)菜”,又要上桌了,說的就是魚凍。
說起魚凍,很多浙江人立馬會想到過年,畢竟年夜飯少不了這一盤“年年有余(魚)”,吃不完第二天就會變成魚凍,魚凍入口即化,美味得很。
而64歲的杭州李大伯(化名)最近卻因一碗魚凍吃了不少苦頭,這是怎么回事?
一碗魚凍下肚,痛得滿地打滾
前不久的國慶長假,李大伯在外省工作定居的兒子帶著愛人和小孩回到杭州過節(jié)。李大伯想著兒子許久沒回家,肯定想念家鄉(xiāng)菜,便在菜市場挑了新鮮的包頭魚,回家做了滿滿一大盤魚凍。
“吃魚凍有過年的感覺,還是小時候的味道�!崩畲蟛聂~凍受到了兒子的好評,他自己也吃了不少。誰知,當天晚上,李大伯覺得自己肚子隱隱不舒服,腹痛逐漸明顯,甚至痛得站不住,抱著肚子蜷縮在地上打滾。
李大伯兒子立馬將他送到家門口的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急診科。
參加急會診的胃腸外科陳超主治醫(yī)師一邊向家屬詢問李大伯的病史,一邊立刻帶李大伯做了各項檢查。
“我爸平時身體很好,去年才做過胃腸鏡,這是怎么回事?”李大伯的兒子稱,李大伯身體健康,晚上除了吃了魚凍也沒吃其他特殊食物。
李大伯的腹部CT顯示:盆腔局部小腸致密影,考慮尖銳異物。對應李大伯兒子的回憶,那么這個尖銳異物很有可能就是魚刺。
陳超主治醫(yī)師緊急為李大伯做了急診手術(shù),將穿破小腸的魚刺取了出來,而這根魚刺足足有4厘米長。隨后,李大伯轉(zhuǎn)入胃腸外科接受進一步治療。
李大伯一家看到4厘米長的魚刺時都吃了一驚,這么長的魚刺怎么會咽下去?
“應該是魚刺在魚凍里,我直接咽下去沒注意。”李大伯回憶起吃魚凍的情形。他表示,大口吞咽過一塊很大的魚凍,尖銳的魚刺被Q彈的魚凍包裹住,隨后進入了消化道,進而在移動過程中刺破了小腸,導致消化道穿孔。
吃魚凍更需謹慎,這些情況抓緊就醫(yī)
“這位患者幸好送醫(yī)及時,消化道穿孔如果不及時就醫(yī),會威脅生命�!痹撛何改c外科主任覃吉超教授表示,消化道穿孔一般指胃、腸道穿孔,穿孔破潰口與腹腔相通,導致胃腸液、膽汁流入腹腔而出現(xiàn)一系列癥狀。這是外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主要表現(xiàn)為持續(xù)且劇烈的腹痛,早期可伴反射性惡心嘔吐。嚴重者可引起化膿性腹膜炎,甚至導致膿毒血癥或全身重癥感染,進而引發(fā)休克。
“我們每年都會接診不少因為誤吞魚刺導致消化道穿孔的患者�!瘪淌趶娬{(diào),魚凍這種“特殊”食物,相比與紅燒魚、清蒸魚、酸菜魚等食物更有迷惑性,因為有一層Q彈的魚凍將魚刺包裹起來,所以大家在吃魚凍時不要“囫圇吞凍”,一定要警惕暗藏在魚凍里的魚刺。
覃吉超教授提醒,當出現(xiàn)以下情況時,應考慮消化道穿孔:
有消化道潰瘍病史,飽餐、飲酒后,誤食堅硬物(如魚刺、棗核、牙簽)。
腹部刀割樣劇烈疼痛,伴有惡心嘔吐、發(fā)熱、心率加快、血壓降低等。
腹部壓痛、反跳痛、腹肌緊張(俗稱板狀腹)。
日常生活中,吃魚、雞架等含有易誤食異物的食物時,一定要小心謹慎,切不可狼吞虎咽。如有不適,應及時就診。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guān)。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quán)請出示權(quán)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