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劍 浙江省腫瘤醫(yī)院肺外科副主任、主任醫(yī)師
前段時間在門診,碰到這樣一個病例,讓我覺得很可惜。病人本人沒有來,是家屬帶著病歷和檢查報告來的�?催^檢查報告,考慮是右上肺的肺癌,腫瘤長在右上肺葉的支氣管里,堵住了支氣管。另外從肺門上看,還有一些腫大的淋巴結。初步診斷,屬于肺癌中期。
我跟家屬說,現(xiàn)在這個情況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包括氣管鏡、頭顱磁共振、骨掃描等,以明確病理診斷以及分期,再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但是家屬說,病人的情況很不好,半年前開始胃口就很差,吃得很少,一直拖著不肯來醫(yī)院,現(xiàn)在瘦到皮包骨頭,走路都走不動,躺在當地醫(yī)院的病床上。當地醫(yī)院的醫(yī)生告訴家屬,病人已經無法耐受氣管鏡等一些有創(chuàng)的檢查。因此從目前看,只能給他進行支持治療,等營養(yǎng)狀況好起來,再進行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
在進行支持治療的過程當中,病人的疾病有可能會進展。另外,即使已經明確了診斷,接受抗腫瘤治療時,也需要一定的基礎條件,如果體力依然很差,是很難耐受抗腫瘤治療的。
我們一直在強調,就算是晚期肺癌,病人能做的也絕不只是等待死亡,依然有很多的治療手段可以嘗試。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位病人只是肺癌中期,卻因為一拖再拖,生生拖垮了自己的身體,連進一步的檢查都難以進行,只能眼睜睜錯過寶貴的治療時機。如果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會給后續(xù)的診治工作帶來非常大的困難,陷入惡性循環(huán)。
臨床上,病人通常有兩種極端的態(tài)度,一種就像上面這位一樣,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一拖再拖;還有一種就是過度焦慮,草木皆兵。
這種焦慮可能貫穿在疾病診療過程的各個階段。比如,有的病人已經處在明確需要手術,等待入院通知的階段,還會希望盡快安排手術,恨不得當天就把手術做了,生怕病情進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我們通常說腫瘤可以擇期手術,這個“擇”是“選擇”的“擇”,也就是說,可以選擇手術的日期,不像急診手術需要爭分奪秒。
為什么這么說?腫瘤是一種慢性病,它的生長發(fā)展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緩慢的,不差這么一兩天,甚至不差一兩個星期。而且,在手術之前也需要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完善術前檢查,并不是說哪里有問題只關注哪里。
腫瘤細胞有沒有轉移到其他部位?病人的心功能、肺功能等全身情況如何,能不能耐受手術?平時有沒有長期吃的藥物可能會對手術造成影響?諸如此類,只有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才能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獲得盡可能好的手術治療效果。
總體來說,腫瘤治療該急還是該緩,需要建立在完善檢查,掌握病情的基礎上,交由醫(yī)生做出專業(yè)的判斷。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