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多樣+設施增多,夕陽遲暮的年紀活出了青春的味道
老運會乒乓球比賽
10月4日,我們又將迎來重陽節(jié)。截至2021年末,蕭山區(qū)有老年人口31.25萬,占總人口的24.99%,其中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4.34萬,占總老年人口的13.90%。數(shù)據(jù)顯示,蕭山區(qū)人口已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
健康的身體是美好晚年生活的基礎和保障,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可以增強體質、延緩衰老、防治老年性疾病,豐富晚年生活。隨著亞運紅利的持續(xù)釋放,體育設施的完善,如今蕭山老年人的體育熱潮正在不斷升溫中,老年朋友不僅擁有多樣化的運動選擇,也有了更多的鍛煉去處。
老年人都在玩什么運動?
乒乓、氣排球、門球、柔力球、廣場舞……
“好球!”“再來!”
8張乒乓球臺上,16位選手全神貫注,捉對廝殺。比賽異常激烈,選手們都是個中好手,你來我往,弧圈推擋,精彩的較量吸引了許多觀眾圍觀。
這是前不久舉行的蕭山區(qū)第34屆老年人體育運動會乒乓球比賽的精彩瞬間。作為我區(qū)老年人體育運動的傳統(tǒng)重大賽事,區(qū)老年人體育運動會每年舉辦一次,是目前杭州市唯一一個堅持每年舉辦的老年人專屬賽事。從2016年的9個項目,到2021年的15個項目,該賽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老年體育愛好者參與其中。第34屆老年人體育運動會,有800多人參賽。
隨著參賽人數(shù)的增多,適合老年人健身運動的體育項目也得到了進一步推廣。象棋、圍棋、乒乓球、門球、氣排球、兜球、廣場舞、柔力球、健身球等傳統(tǒng)項目持續(xù)發(fā)展,新項目持杖健走、擲準飛盤、桌上冰壺、木球等也擁有了不少鐵桿愛好者。
老年人氣排球比賽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近年來我區(qū)參加運動的老年人達到70%。從老年人的年齡段來看,70周歲以下的老年人更傾向于隔網(wǎng)對抗、競爭性較強的項目,而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則傾向于節(jié)奏平緩的運動和智力對抗運動。
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經過改造,變成非常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氣排球就是其中一例。近幾年,氣排球運動在蕭山蔚然成風,由于運動適量,對抗不激烈,對身體要求不高,非常受老年人的歡迎,氣排球比賽也是層出不窮。類似的還有門球,門球被稱為“草地上的斯諾克”,在蕭山同樣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擁有更廣泛群眾基礎的,是廣場舞和健身操。占據(jù)項目主力的是老年女將們。每逢全民健身日等節(jié)日,規(guī)模宏大的千人體育項目展演,就是她們正式的表演舞臺。平日里,她們星散在蕭山各地,晚飯后的公園、廣場上,總有她們伴隨音樂起舞的身影。
體育活動對老年人最大的意義,還是收獲健康和快樂。隨著老年人運動方式越來越多樣化,“抱團”成為有同樣愛好老人們的訴求。健身操協(xié)會、氣排球協(xié)會、廣場舞協(xié)會……一個又一個基層體育組織成立,為老人們提供了聯(lián)誼和交流的“家”。有了組織的引領,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將體育鍛煉納入日常生活。
老年人廣場舞比賽
老年人在哪里進行運動?
亞運場館、百姓健身房、小區(qū)體育場……
今年以來,蕭山不少小區(qū)多了運動場地。嶄新的籃球場、網(wǎng)球場和羽毛球場,為小區(qū)居民提供了高質量的運動場地。“老人、孩子在家門口就能健身,安全又方便!”市民張先生說。
這是我區(qū)持續(xù)釋放亞運效益,推動體育場地建設的成果。今年,我區(qū)以民生實事項目為抓手,助力體育設施提檔再升級,打造高品質健身場地,推進嵌入式體育場地設施建設,構建“10分鐘”健身圈,有效解決群眾健身去哪兒的問題。據(jù)了解,今年我區(qū)計劃新建、重建公共體育場地100個,包括二代健身點、百姓健身房、乒乓球室、塑膠籃球場等。
家門口的體育健身場地設施日益完善,而且在設計時就充分考慮了全民健身的需求,健身活動場所多了坡道、扶手等適老化和無障礙細節(jié),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設施更加貼心,健身時也更放心。
老年人柔力球展演
亞運場館的先期開放利用,讓市民提前共享亞運成果,一大批因賽事而興的場館已成市民鍛煉的好去處。在清晨和傍晚,區(qū)體育中心體育場的跑道上,隨處可見跑步快走的老年市民,這里已經成為他們的日常打卡點。附近即將建成投用的蕭山區(qū)門球館,將為蕭山的門球愛好者們提供多片標準的門球場。
在農村,隨著體育設施的普及,運動健身也正日益融入農村老人的生活。
河上鎮(zhèn)三聯(lián)村的百姓健身房,設在村里的文化禮堂二樓,內設跑步機、橢圓機、立式健身車、單雙杠訓練器、五人站多功能訓練器、可調式啞鈴椅、乒乓球桌等健身設施,村民可自主選擇器材進行鍛煉。
60多歲的張阿姨從百姓健身房試營業(yè)開始就經常來,她說:“現(xiàn)在幾個朋友能湊到一起打打乒乓球,特別開心�!�
此外,建立區(qū)級老年人文體活動中心,也是很多老年人的愿望。
百姓健身房
老年人運動時要注意什么?
適量運動、多樣化運動、小心摔倒……
“歲月不饒人”是人類對自然規(guī)律不可抗拒的感嘆。步入晚年,人體機能也會隨之發(fā)生一系列退化。世界衛(wèi)生組織指出,經常運動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心血管功能,提高肺活量,增加骨骼和肌肉的強度,增強免疫功能,也可減少一些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生。
世衛(wèi)組織對65歲以上老年人身體活動的建議是:
每周進行至少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活動,或者75-150分鐘的劇烈強度有氧活動。
還可以將每周的中等強度有氧活動增加到300分鐘以上,或者做150分鐘的劇烈強度有氧活動,能夠得到額外的健康收益。
除此之外,老年人也應進行肌肉強化活動,鍛煉肌肉群,推薦每周至少進行2次。在身體活動中,也應保持多樣化,力量訓練和功能性平衡訓練也建議不要落下,推薦每周進行3天,這在一定程度上還有助于預防意外摔倒。
意外摔倒對于老人來說,對健康的影響很大,甚至是致命的。老年人多有骨質疏松,且腿腳不靈便,往往跌倒后就可能導致骨折的發(fā)生。很多老年人因為手術比較困難而選擇保守治療,而一旦長期臥床,就可能會出現(xiàn)多種致命的并發(fā)癥。因此,老年人鍛煉時,一定要特別小心摔倒。
蕭山醫(yī)院骨科專家洪俊毅醫(yī)生提醒說,體育鍛煉尤其是晨練是老年人常見摔倒導致骨折的場景之一,特別是天冷時候衣物穿得多,行動不便,老年人鍛煉時特別要留心。
相對于臀部著地或一側身體著地,摔倒時用手撐地給老人造成的傷害以及治療的難度要小得多。因為用手撐地,往往損傷的是腕關節(jié),導致尺骨遠端或橈骨遠端骨折,這類手臂骨折在護理上不需要臥床,且康復訓練相對較容易做,不會發(fā)生致命的并發(fā)癥。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