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連綿,碧草如茵,這里是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合奇縣比來提牧業(yè)點。昨日,在海拔近3500米的山巔之上,阿合奇縣氣象局工作人員正對2座人工增雨智能煙爐進行檢查維護,以確保設備在即將到來的冬季能正常運行。這2座由無錫援疆團隊傾力打造的人工增雨智能煙爐,不僅是無錫所有對口援建項目中所處海拔最高的,更是科技與援建的結晶。
作為阿合奇縣的支柱產業(yè),畜牧業(yè)的發(fā)展關乎全縣民生。2023年,阿合奇全年降水量僅為160毫米,干旱少雨影響草場植被生長,導致柯爾克孜羊、冰川牦牛等牲畜遭遇“口糧危機”。在這關鍵時刻,無錫市對口支援阿合奇縣前方工作組緊急調配資金,撥出80萬元援建人工增雨智能煙爐項目,共計建造5座煙爐,成為緩解干旱、保障畜牧業(yè)發(fā)展的“及時雨”。
5座被牧民們稱為“定海神針”的人工增雨智能煙爐分布于阿合奇縣核心牧業(yè)點內。這些煙爐通過燃燒碘化銀煙條,利用上升氣流將催化劑送入云層,增加降水效率。這種增雨方式可遠程控制、可全天候作業(yè),在雨稀水荒之際為牧民們帶來“及時雨”,為改善草場生態(tài)提供了有力支持。據阿合奇縣氣象局支部書記李保安介紹,進行一次煙爐人工增雨作業(yè),要點燃6根到9根煙條,而一座煙爐中能存放48根煙條,可滿足5次左右的增雨需求。其中,位于比來提牧業(yè)點的2座煙爐是項目中的亮點與難點。這2座煙爐位于海拔3466米的山頂,這里氣候條件差、交通不便,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2023年10月,2座煙爐開建,在克服了冬季大雪、山洪等重重困難后,于今年3月正式建成投用,實現對周邊草場的精準增雨。在即將到來的冬季,煙爐也將繼續(xù)作業(yè),增加草場積雪、促使牧草返青。
無錫市對口支援新疆阿合奇縣前方工作組組長、阿合奇縣委副書記俞震旦表示,新一批援疆工作組來縣里工作后,結合援疆項目“十四五”規(guī)劃調整,優(yōu)化部分項目,針對當地氣候干燥、雨水蒸發(fā)量遠大于降雨量、草場資源不足等農牧業(yè)發(fā)展實際困難,從2023年起啟動了“潤雨工程”項目建設。該項目在山頂牧場建設人工增雨設施,通過人工降雨帶動草場生長,以擴大羊群數量,增加牧民收入,將援疆項目資金發(fā)揮到了實處。(記者 朱雪翎/文 李霖/攝)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