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無錫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這是宣傳手冊和小禮品,可以幫助您了解生活垃圾分類哦!”9月1日一大早,位于匯金廣場上的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宣講點已經熱鬧了起來,雖然在時不時的降雨影響下氣溫略低,但市民們了解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的熱情高漲。
多點位同時宣講,垃圾分類進行時
9月1日,市城管局利用周末重點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無錫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垃圾分類相關知識的科普宣傳。在9:30至11:00間,全市各區(qū)多個點位同步開展了廣場宣傳,環(huán)衛(wèi)部門還在現場開展游戲與市民互動,同時解答市民對垃圾分類的一些疑問。
浦女士為市民宣講垃圾分類小知識,在宣講活動中,給過往市民分發(fā)《無錫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宣傳冊和指導目錄,同時還會贈送一些小禮品,幫助市民更好了解垃圾分類政策。“這些小禮品還是很有意思的,比如這支筆,在筆桿部位可以抽出一張印著四種垃圾小知識的紙,看完一松手,紙又會收回去。這樣遇到不知道如何分類的垃圾就可以抽出來看一看,很實用。”浦女士介紹,除此之外現場贈送的餐巾紙盒子上也印刷了四種垃圾的分類知識,平時抽紙巾時看一下也很方便。
匯金廣場上,韋阿公在宣講員的指導下玩起了垃圾分類大轉盤的小游戲。“過期藥品屬于什么垃圾?”“有害垃圾。”得知回答正確,韋阿公開心地笑了起來。他表示自己非常支持垃圾分類。正好路過的許阿姨,也在宣講點位前停下了腳步,她告訴宣講員,在新聞里知道無錫要實施垃圾分類,之前暑假里兒子已經在網上購買了分類垃圾桶。“孩子比我們知道得更清楚,也給我們介紹過不同的垃圾怎么分類。我覺得垃圾分類很好,對環(huán)境保護和下一代都有好處,我很支持。”許阿姨笑著說道。
垃圾分類進小區(qū),老年人是宣傳主力軍
另一邊,崇安寺街道錦繡小區(qū)的廣場上,也在舉行垃圾分類現場推進會。雖然下著雨,可廣場上還是聚集了不少市民�;顒蝇F場,社區(qū)組織了豐富多彩的舞蹈和樂器表演,給了小區(qū)中熱愛表演的老年表演者們一展身手的機會。同時為了加深市民對垃圾分類的認識,現場還開展了模擬垃圾分類小游戲及有獎競答等活動,讓大家在游戲中既能學到垃圾分類知識也能收獲獎品,從而提高對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在現場記者注意到,此次活動的參與者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對此,社區(qū)負責人告訴記者,如今年輕人工作比較繁忙,許多家務往往都是由家中老人來主持,扔垃圾這種事情許多時候都是老年人出門散步時順手帶出來的。對于這種情況,社區(qū)里近期也針對性地面向老年人做起了垃圾分類宣傳,通過一些有獎競猜、有獎互動和廢舊可回收物置換等活動,鼓勵小區(qū)內老年人了解垃圾分類工作。現在小區(qū)內不少老人已經初步了解了垃圾分類的方法,積極在家中向年輕人宣傳教育垃圾分類,成為了小區(qū)內的垃圾分類志愿者。
劉阿姨在錦繡小區(qū)已經生活20多年了,她告訴記者,今年6月份她通過新聞了解到無錫9月1日要正式開展垃圾分類,一想到今后垃圾要分好幾份扔,當時還覺得挺麻煩的。不過隨著9月的臨近,以及街道社區(qū)不斷的宣傳,她知道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現在雖然還是覺得有些麻煩,有時也不清楚某樣垃圾怎么分類,但是她愿意主動去學習。“垃圾分類其實是在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你說現在咱們不學習、不分類,以后我們的子孫不就沒有好環(huán)境了嗎?雖然垃圾分類是蠻難搞清楚的,不過學學總會學會的,以前我還不會用手機呢,現在不也一樣會用微信和姐妹們聊天了嗎?”
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吸引市民關注
在建筑路溪南公館廣場,生活垃圾分類專題宣傳活動也拉開了帷幕,現場工作人員對《無錫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的內容進行了詳細解讀,并與市民群眾進行了互動交流、答疑解惑,發(fā)放垃圾分類宣傳品、紀念品和宣傳手冊同樣也是宣傳活動的必備內容,希望可以以此鼓勵市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準確投放垃圾。
活動現場除了對垃圾分類收運車輛、分類垃圾桶進行展示以外,由金沙田公司現場投放的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引起了市民的關注。市民只需辦理相應的IC卡,然后將可回收垃圾投入對應的箱體內,箱體就會自動進行計重,并對應物品重量給予相應的積分,積分累計到一定數額就可以兌換獎品。目前可回收物箱體共分三大類,分別對應紙箱報紙類、塑料類和金屬類,如果市民將金屬類的可回收物誤投到塑料或紙箱類的箱體,就會引發(fā)自動報警,同時系統(tǒng)會在用戶的IC 卡中扣除一定積分,后臺工作人員也能對照用戶信息與誤投的用戶取得聯系。而在有害垃圾箱體上,對過期藥品、化妝品、廢舊電池、廢棄殺蟲劑以及廢舊燈管也進行了區(qū)分,便于市民準確投放,目前有害垃圾投放暫時不能獲得積分�,F場的居民紛紛表示,這樣的智能回收箱體讓老百姓看得明明白白,投放也更加方便了,還可以獲得積分換物的獎勵,感覺非常好。從金沙田公司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公司給予的可回收物獎勵標準明顯高于市場價格,從其他區(qū)的推行情況來看,市民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很高。
除此以外,濱湖區(qū)城管工作人員秦崢介紹,從9月1日起,濱湖區(qū)各個社區(qū)、小區(qū)也開始全面啟動垃圾分類,目前全區(qū)垃圾分類指導員全面上崗,指導小區(qū)居民正確分類,準確投放。比如在產山社區(qū),目前有垃圾分類的指導員5名,都經過專業(yè)培訓,并配發(fā)了服裝,專門為小區(qū)居民垃圾分類投放進行服務,同時小區(qū)還有100余名志愿者,定期在小區(qū)內巡查指導居民垃圾分類。從社區(qū)了解到,經過前期的宣傳,不少市民垃圾分類的意識明顯增強,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分類比較準確。
小區(qū)名單在目錄中,設施卻沒到位?
在位于匯金廣場的活動現場,無錫市城市管理局許元介紹,9月1日是《無錫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 正式實施的第一天,城管局作為主管部門邀請了各區(qū)城管局在全市六個區(qū)一起進行廣場宣講活動,向市民宣講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為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9月1日開始結合條例的頒布,全市將大力推進居民小區(qū)垃圾分類以及公共機構的先試先行。
現場也有居民提出,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公布了《2019年度無錫生活垃圾分類小區(qū)名錄》,自家小區(qū)在名單里,分類設施卻沒到位。對此,許元表示,公布的全市一千多個垃圾分類小區(qū)中,有一部分是2017、2018年就開始推廣垃圾分類,還有一部分是2019年開始的。目前包括江陰、宜興在內,其中有七百多個小區(qū)垃圾分類設施已經到位,還有三百多個小區(qū)的分類設施正在設置中,預計在2019年底前完成。也建議當地社區(qū)街道對目錄中的小區(qū)進行一定宣傳,消除老百姓的誤會。未來全市的垃圾分類工作將逐步推進、有序進行,到2019年底將達到一千多個小區(qū)實現垃圾分類。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