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山南麓,遍布著大片高山、原始森林和無人區(qū)。9月14日9時30分,西藏軍區(qū)某邊防連在海拔近3500米的邊防哨所前,“同升一面旗 千里共嬋娟”活動拉開帷幕。
國歌奏響,木質旗桿上,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天,連云港市雙擁辦、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組織了這場簡單而隆重的中秋雙擁活動。一頭是青藏高原、某連隊的全體官兵,另一頭是黃海之濱、381名連云港紅軍小學四年級學生。
“這是多年來我們連隊最‘熱鬧’的一次升旗活動!”連長衡兵笑得很開心。
“熱鬧”,在連隊官兵們心目中,是一個很高的評價。因為,這里盛產“寂寞”。連隊駐扎的墨脫,藏語的意思是“隱藏的蓮花”。美麗名字背后,卻是江河山海阻隔,這里是全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縣。連隊駐地在無人區(qū),通往駐點的公路還沒修通,物資要人背上山,每年大雪封山期長達四五個月,被稱為“雪域孤島”。
月餅和其他過節(jié)物資,前兩天,衡兵就帶人背上了山。“我們執(zhí)行任務的時間,經常會和節(jié)日撞上。”衡兵告訴記者,“中秋節(jié)晚上,我們會組織官兵們聚餐,遙望家鄉(xiāng)的方向吃月餅。思念家人只能埋藏在心里,因為我們是軍人!”
升旗儀式上,官兵們給孩子們講述一個個青春與堅守的故事,也講述邊關一天天日新月異的變化:路通了,燈亮了,水甜了,哨樓更暖和了……
從他們講述中,孩子們知道了,與大山相伴,官兵們早已把心融入邊關。英雄連隊的背后,是英雄的營。該營已在墨脫戍守60多個春秋,是中央軍委授予的“墨脫戍邊模范營”,先后有30位邊防軍人長眠在戍邊崗位上。
舉手、行少先隊員禮……孩子們以自己的方式,向解放軍叔叔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我要像他們一樣,以后做個對國家有用的人!”學生代表王弘軒動情地說。
升旗儀式結束后,連云港市雙擁辦、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人員,將紅軍小學的一面紅旗鄭重地裝進“擁軍包”里。9月底,他們會趕到墨脫,把孩子們的祝福送到連隊。
記者 聶偉
通訊員 孫文倩 陳巖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