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選手在女子蹦床決賽中。 記者 陳中秋 攝
玩蹦床,是一種很解壓的娛樂方式。不過你知道嗎?蹦床其實也是一種競技體育,屬于體操的一種。
10月2日下午,杭州亞運會蹦床項目在黃龍體育中心體育館開賽,賽程共兩天,將決出2枚金牌。
開賽首日進行的是女子資格賽暨個人決賽,中國隊派出了朱雪瑩和胡譯乘。她們兩人年紀一樣,平時也在一張蹦床上訓練,在國家隊時住在同屋,訓練和生活中都互相學習、相互支撐。在昨天的比賽中,兩人形成“雙保險”組合,沖擊金牌。
最終,朱雪瑩、胡譯乘在決賽中,分別以56.72分、55.79分排名第一和第二,為中國隊摘金奪銀。
10歲時因身體原因
朱雪瑩從體操轉(zhuǎn)到蹦床
獲得杭州亞運會蹦床首金的朱雪瑩,在10歲以前學的是體操。10歲那年,她被北京體操隊選中,但在入隊檢查中,被查出胯骨骨窩比較淺。
這種傷病隱患,在高強度的體操訓練中,很可能會出現(xiàn)股骨頭壞死等嚴重問題,因此教練建議朱雪瑩改練蹦床,并幫她聯(lián)系了天津蹦床隊。
朱雪瑩從頭開始練起,雖然蹦床運動員在正式比賽中,每次上場時間只有一兩分鐘,但是需要在跳到一定高度后,連續(xù)完成10次空中翻轉(zhuǎn),一旦失誤中斷,比賽立即終止,非常嚴酷。
朱雪瑩在蹦床上跳躍、翻轉(zhuǎn)、騰挪了十幾年,終于一路跳到了世界體育舞臺上。
在2021年舉辦的東京奧運會上,朱雪瑩成功獲得女子蹦床個人冠軍,為中國隊時隔13年再次奪得該項目的金牌,復制了“蹦床公主”何雯娜的成就。
作為中國女子蹦床新一代的主力,朱雪瑩擔負著榮光與責任。
看雜技表演發(fā)明出蹦床
后來還用來訓練飛行員、宇航員
你知道嗎?蹦床起初是從馬戲團的雜技表演中獲得靈感的。
1934年,美國愛荷華大學的學生喬治·尼森和教練拉里·格里斯沃爾德一起去看馬戲團的雜技表演,當他們看到雜技演員從安全網(wǎng)上反彈起身時,突然靈感迸發(fā),回去就做了一個由角鐵、帆布和輪胎內(nèi)胎構成的蹦床原型。
這一發(fā)明最初是作為體操訓練的輔助工具,但體操館的孩子們很快就被它吸引,迫不及待要上前挑戰(zhàn)。這也讓喬治和拉里意識到蹦床可能有不錯的前景,于是一起成立了一家公司,從運動到娛樂方面,推廣蹦床的用途。
后來,拉里離開公司去追求演藝事業(yè),而喬治還在繼續(xù)推廣這項發(fā)明,漸漸地,蹦床開始被美國海軍用來訓練戰(zhàn)斗機飛行員,還被美國宇航局用來訓練宇航員。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