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與搖滾激情碰撞 “老杭鋼”轉變成“新生活”
賦能高質量發(fā)展打造“最美段”和“經典園” 杭州穩(wěn)步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杭州日報訊 剛過去的周末,文藝的浪潮涌動在大運河畔,久久不息。近萬人相聚杭州參與了一場盛大的音樂演出,將文藝的星星之火點亮“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最南端,助力亞運盛會。
日前,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標志性項目大運河杭鋼公園取得重大進展——運行近60年的杭州鋼鐵廠蝶變新生,蛻變?yōu)榇筮\河杭鋼公園;經過一年建設,大運河杭鋼公園逐步顯露風華,約10萬平方米的公共空間建成試運營;6月17日—18日,大運河杭鋼公園舉辦了2023首場萬人規(guī)模杭州草莓音樂節(jié),迎來24組樂隊及音樂人,以及從四面八方趕來的近萬名音樂愛好者。
“以文藝星火助力亞運盛會!笔猩搪眠\河集團辰祥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在建成的第一天,將國內廣受歡迎的大型音樂節(jié)搬到這里,是希望凝聚青春能量,讓“青年文化”與“戶外生活”在大運河杭鋼公園碰撞交融,讓年輕人盡情感受音樂藝術與杭州百年工業(yè)歷史、千年運河文化的交融共生,激活“老杭鋼”向“新生活”轉型、煥發(fā)青春活力氣息,將這里建成為一個年輕、時尚、潮流的公園,成為千年運河邊的新“文化地標”。
“重大項目在加快城市有機更新、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笔猩搪眠\河集團相關負責人說,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段建設期限為2022—2025年。其中,2023年年底一批重點示范的標志性項目將基本建成。大運河杭鋼工業(yè)遺址綜保項目、京杭大運河博物院、大運河濱水公共空間、大城北中央景觀大道、大運河未來藝術科技中心、大運河生態(tài)藝術島六個項目作為浙江唯一上報并成功列入國家大運河文化公園標志性工程名錄,未來將成為大運河的千年文化地標,也是老百姓的民生福祉。
以河為魂 打造大運河千年文化地標
大運河是中華民族奔流不息的血脈、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它流經8個省市,其中京杭大運河(杭州段)過余杭塘棲進杭州,最后由三堡船閘匯入錢塘江,全長39公里,是杭州的生發(fā)之河、開放之河、繁榮之河、風韻之河,也是杭州歷史古跡最豐富、文化底蘊最深厚的一段。國家文化公園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2019年,國家正式提出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戰(zhàn)略。市商旅運河集團扛起國企擔當,率先行動,高標準謀劃了十大文化標志性項目,啟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段)3.5平方公里示范區(qū)建設,高質量推進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創(chuàng)新探索打造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杭州樣板。
大運河杭鋼公園則是標志性項目之一,其前身為杭州鋼鐵廠,成立于1957年,于2015年關停。此次改造建成的公共空間原為鋼鐵廠煉鐵生產區(qū),如今,近10萬平方米的生活公共空間煥發(fā)出了新的生機與時代使命。
“草莓音樂節(jié),從通州運河公園,來到了京杭大運河的終點——杭州大運河杭鋼公園,十多年時光白駒過隙,我對大運河和音樂的愛追逐至今、始終不變!币幻麃碜跃┖即筮\河起點——北京通州的觀眾李樹茂感慨地說:“此次杭州草莓音樂節(jié)的演出陣容十分強大,包括陳綺貞、楊乃文、海龜先生等知名音樂人和樂隊,臺上和臺下一起,用最精彩的表演和最熱情的吶喊,帶來千年運河文化與百年工業(yè)文明的共振、相融、相生……這場音樂盛宴充分展示了杭州的文藝魅力,也給我們遠道而來的朋友帶來了幸福美好、終身難忘的體驗!
以人為本 探索青年文化與戶外生活融合實踐
2002年至2014年期間,杭州圍繞“還河于民、申報世遺、打造世界級旅游產品”三大目標開展大運河(杭州段)綜合保護,高水準完成任務。還河于民、以人為本,是大運河保護利用傳承的出發(fā)點,也是“終點”!拔覀冋J為,‘國家文化公園’是新時代對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的一種‘載體’轉變,轉變背后反映的是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笔猩搪眠\河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秉持“珍視杭鋼歷史,呵護歲月痕跡,謙遜襯托遺存,山水之間造園”的設計理念,以“剛柔并濟,融合共生”為核心,大運河杭鋼公園將工業(yè)遺存和生態(tài)綠植、運河工業(yè)文化有機結合,為產、商、文創(chuàng)造聚落式的綠色創(chuàng)新發(fā)展生態(tài)區(qū)。“大運河杭鋼公園的建設將百姓的各種需求都融入項目設計理念與改造方式里,既推進了工業(yè)遺存和運河文化融合共生的文化傳承,也為市民群眾創(chuàng)造了一個宜業(yè)、宜居、宜樂、宜游的綠色文藝共享空間!
一角一落、一花一草、一磚一瓦,都在營造和呈現工業(yè)文化的新生。昨天,在這場萬人音樂節(jié)現場,記者看到年輕的男男女女怡然自得地坐在綠油油的草地上跟著音樂的節(jié)拍搖擺,看到孩子們在地上鋪上白色T恤,一筆一畫地繪制心中城市與音樂混搭的五彩斑斕的夢……這一切,在柔美的杭州,在滄桑又剛硬的工業(yè)遺存背景里,有一種獨特的韻味,仿佛無數顆夢想的種子在這里落地、生根、發(fā)芽……本次試運營的公共空間規(guī)劃了4.5萬平方米大草坪,以滿足市民游客草坪露營、戶外音樂、文化市集、運動體驗等需求;利用場地起伏地形,營造約3萬平方米再生花園,滿足百姓綠色休閑、生態(tài)探索、教育科普等需求;保留鉚焊廠房、轉運站、鑄鐵機房、推焦車等遺存,未來將植入市民游客中心、藝術書店、休閑娛樂等功能;新造1.5公里空中連廊,自然蜿蜒,串聯起遺存各個節(jié)點,滿足大眾慢行生活、多重游園體驗,讓大家近距離感受工業(yè)文化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大運河杭鋼公園貫徹“運營前置”理念,將市場化運營作為策劃、規(guī)劃、建設的出發(fā)點,建設市民游客共享的戶外生活方式中心。公園公共空間后續(xù)將實現常態(tài)化運營,會定期舉辦文化科技、藝術展演、設計展覽、戶外運動、潮流市集等活動,目標是打造成為年輕人潮流戶外的理想生活聚集地。預計,今年年底公園工業(yè)遺存部分基本建成,2024年將分階段運營。
據悉,目前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標桿項目里,大運河音樂公園、小河公園、大城北中央景觀大道(麗水路—拱康路)已完工開放,其他正在有序推進中。未來,杭州將把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段)打造成為中國大運河的“最美段”和“經典園”。
杭州高標準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十大文化標志性項目“進度條”
大運河老城區(qū)段水岸互動文旅融合提升工程:于2022年6月完工并精彩亮相。項目以“最江南、憶杭州”為定位、以“大思路、微更新、小切口”為理念,主要提升園林綠化景觀、優(yōu)化園路慢行道、修復完善園林設施、改造貫通橋下空間,打造“水岸互動、文旅融合”的世界級創(chuàng)新旅游產品。
小河公園:于2022年10月建成開放。項目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段)建設重點文化標桿項目。小河公園的建成推動了從三堡船閘到石祥路以南運河兩岸的貫通工程,打通了主城區(qū)最后一段綠道堵點,完善了運河水上交通體系,為市民游客提供綠色共享空間。
大城北中央景觀大道:大城北中央景觀大道首開段平煉路(麗水路—拱康路)于2022年6月底對外開放;平煉路(康賢路—康園路)景觀大道工程已基本建成。項目融合運河文化、半山文化、工業(yè)文化,將構建一條藝文創(chuàng)新景觀大道與超級線性公園。
大運河濱水公共空間:共涉及9個子項,其中運河音樂公園、義橋老街段已建成。項目沿線主要由京杭大運河、電廠河、杭鋼河、宣杭鐵路防護綠帶、支流水系及新開挖河道等兩岸濱水公共空間構成,將規(guī)劃建設漫步道、跑步道、自行車道,并設置多處健身及運動廣場。
大運河杭鋼工業(yè)遺址綜保項目:亞運會前,公園中心區(qū)域將建成開放。項目占地面積約5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0萬平方米。立足于大運河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利用,依托杭鋼工業(yè)遺存改造,打造國潮文化新地標,打造以“工業(yè)銹帶”變身成為“生活秀帶”的杭州樣板。
水上產業(yè)板塊:武林門碼頭及游客服務中心亞運會前將全面對外運營。項目將充分利用大運河、錢塘江主干道、支流等水域資源,做大做強做優(yōu)水上交通、水上觀光、水上餐飲、水上運動、水上度假、游艇俱樂部等,打造杭州水上休閑生活方式。其中,“品味宋韻——運河錢塘江聯游航線”入選交通運輸部50家(條)國內水路旅游客運精品航線。
京杭大運河博物院:于2020年開工,計劃2025年完工。項目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國家級標志性工程,被列為省、市重點項目,將打造為世界級展現大運河文化內涵的體驗式博物館和文旅目的地。項目建筑方案由全球頂尖建筑設計事務所——赫爾佐格和德梅隆事務所設計,包含博物館、運河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等。
大運河未來藝術與科技中心:目前,工業(yè)遺存維修加固已完工,并已完成100%概念方案設計,計劃2023年年底開工。項目坐落于原中石化煉油廠區(qū)搬遷廠址,占地面積約17萬平方米,以近現代工業(yè)遺存的改造、利用為特色,以多樣化文化綜合體驗為核心,打造世界一流、國內頂尖的創(chuàng)意文化地標。
運河灣綜合體:項目二、三期于今年2月開工,投資超100億元,將打造集商業(yè)、商務、居住、旅游于一體的城市地標級綜合體。運河灣項目的開發(fā)建設將充分發(fā)揮連接老城與新城的門戶節(jié)點作用,促進運河沿線產業(yè)多元化發(fā)展。
杭鋼站TOD:是杭州市首批8個TOD示范項目之一。結合地鐵4號線獨城生態(tài)公園站,將打造以地鐵、公交、自行車零距離換乘以及集商務、商業(yè)、酒店等功能于一體的TOD綜合體,打造杭鋼新城區(qū)域國際一流的商務地標。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