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余杭各界人士紛紛收看杭州亞運會火種采集儀式,共同見證這一神圣時刻。
上午8時35分,在杭州西站青年亞運V站,工作人員、志愿者和服務保障人員等駐足在電視機前!昂痛蠹乙黄鹂磥嗊\會火種采集儀式,感覺非常自豪。作為西站的一員,我會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和小伙伴們一起以最佳的精神面貌迎接亞運會的到來。”杭州西站綜合行政執(zhí)法隊女子巡邏隊組長邵穎穎告訴記者。
作為余杭迎亞運志愿服務風采展示的重要窗口,“在西站”亞運青年V站是開展志愿服務的重要陣地,為旅客提供信息咨詢、手機充電、交通引導、語言服務、應急救助等服務。接下來,杭州西站將鏈接各方資源,策劃開展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
在閑林埠老街觀賽空間,20多位市民通過大屏一同收看儀式,采火使者將采火棒伸向采火器,火種伴著悠揚樂聲被高高舉起,大家紛紛舉起手機,記錄振奮人心的這一幕。
閑林埠老街大草坪是亞運官方指定觀賽空間之一,也是余杭區(qū)唯一的亞運觀賽空間。位于草坪正中的文明亞運景觀,將具有杭州韻味的扇面、錢塘江、錢江潮頭等進行元素化、科技化呈現(xiàn),再結合閑林古建筑、臺門造型,由“宸宸、琮琮、蓮蓮”三個吉祥物攜手,將“動”帶入老街的“靜”,將“未來”注入閑林的“古韻”,營造出濃厚的亞運氛圍。
良渚原住民、83歲的康烈華與鄰居一起觀看了儀式的電視直播!翱吹交鸱N采集成功的那一刻,仿佛看到了五千年文明的傳承。這些年,我見證了良渚古城的保護與開發(fā),今天又見證了這個歷史性的重要時刻,我很激動,也很自豪!笨盗胰A說。
康烈華是一名退休教師,與良渚文化結緣已有60余年,深耕良渚遺址的民間保護,曾主編《良渚鎮(zhèn)志》,參與編撰中學語文鄉(xiāng)土教材等,被譽為“體制外保護良渚文化第一人”。從懂事起,兒子康宏果便常見到父親為保護良渚文化忙碌的身影,耳濡目染中與良渚文化結緣,決定延續(xù)父親的使命,將保護良渚文化的初心傳承下去。守護良渚文化成為了康氏父子的使命,對他們來說,傳遞這份文保心,是榮幸亦是幸福。
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相信在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下,它將會延綿不斷,源遠流長,帶著我們中華兒女的文化自信,走入下一個五千年。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