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區(qū)里的重點工作,一邊是上千只白鷺以及它們幼鳥的安危,怎么辦?最近,余杭相關單位選擇暫停施工兩個月,讓鳥兒們度過繁育期再動工。
在余杭區(qū)仁和街道洛陽村,棲息著大約上千只白鷺,它們白天在水田、湖蕩中覓食,夜晚棲息在附近的樹林中。其中一片20多畝的樹林,之前是村民用來種植苗木的,主要有香樟、桂花、桑樹等。由于這些苗木長期未銷售,這片樹林就成了白鷺的家園。
但該片林地屬于耕地保護范圍,按照省市“非糧化”整治要求,今年該片樹林需要復耕為耕地!4月10日,我們在施工巡查時發(fā)現,這里大大小小有好幾百對白鷺,許多鳥窩里都有蛋。”洛陽村黨委副書記仲祖華說,這讓大家犯了難,樹移了,這么多鳥的家可就保不住了。
記者走進樹林,看到一臺挖掘機停在路邊,四周一片嘈雜的鳥叫聲。棲息在這里的鳥不僅有白鷺,還有喜鵲、八哥等。
“從現場看,許多白鷺正處于筑巢、產卵階段,從孵化到幼鳥能夠獨立生活,至少需要兩到三個月!4月11日上午,杭州原鄉(xiāng)野地生態(tài)保護與研究中心鳥類項目負責人王翠受邀來到現場。
“這次觀察沒有發(fā)現國家級保護動物,以白鷺(小白鷺)、中白鷺和夜鷺為主,但它們也屬于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王翠說,鷺類在繁殖期一般會形成數百上千的繁殖群落,等幼鳥有獨立生活能力后,它們會在附近尋找新的棲息地。目前仁和街道周邊這樣的林子和濕地不在少數,這片樹林復耕后,白鷺們不會存在無家可歸的情況。
按照原計劃,這片樹林要在6月左右完成復耕!拔覀儸F在先暫停施工,和相關部門商議,留出兩個月左右時間給鳥類繁育。”仁和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給鳥類繁育留出足夠時間,復耕完成后再種上應季的糧食作物。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