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南網(wǎng)歡迎你/hzgou.cn/新江南網(wǎng)榮譽出品 |
眾所周知,馬云的創(chuàng)業(yè)史頗為傳奇,別看他現(xiàn)在是中國首富,甚至公開表示“對錢沒有興趣”,可是在他讀大學那幾年,真可謂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若不是一對好心的父子相助,恐怕他連完成學業(yè)都成了一個問題。
馬云,1964年出生于浙江杭州,由于爺爺做過保長,所以他的家庭也受到了一定波及。12歲那年,馬云買了臺收音機,他對英文極感興趣,每天都會按時收聽廣播。不過,馬云的學習成績卻不怎么理想,他不但考了2次才考上高中,而且數(shù)學才得了可憐的31分,甚至連一些差生都不如。盡管如此,但馬云仍沒有氣餒,對他來說,數(shù)學好不好無所謂,只要把英文水平提上去就行。
于是,馬云一有時間就會去西湖周圍“碰運氣”,那里有大量的外國游客,正是鍛煉口語的最佳時機。1980年的一天,馬云遇到了一個年齡相仿的外國男孩,他叫大衛(wèi)·莫利,來自于澳大利亞。就這樣,馬云和大衛(wèi)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了起來,雖然口音不太正宗,但他卻敢說敢練,尤其是在真正的外國人面前,這更是一個提升能力的好機會。
后來,馬云和大衛(wèi)成為了十分要好的朋友,而大衛(wèi)的父親肯·莫利,也十分欣賞馬云學習英語的態(tài)度與毅力,他總是會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糾正馬云的英文發(fā)音問題。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大衛(wèi)一家終究要回到澳洲。臨行前,馬云與大衛(wèi)互留了住址,之后的一段時間,他們一直保持書信往來。不得不說,肯對馬云的幫助是極大的,每次回信,他都不忘指導馬云的英文,在指出錯誤用詞的同時,他也不忘提醒馬云注意修改信件格式,畢竟這是一種尊重和禮貌的體現(xiàn)。
不過,雖然肯是一個極具耐心的“老師”,但他卻沒有上過大學,在信中,他提到最多的學校,便是紐卡斯爾大學。1982年,馬云第一次高考落榜,他的數(shù)學成績只有1分,于是萌生了進入社會打工賺錢的想法。然而,當他與表弟一起去面試服務生之后,老板卻僅錄取了表弟一個人,他說馬云又瘦又矮,長相不好,不適合在酒店業(yè)發(fā)展。
之后的一段時間,馬云在社會上干過各種工作,直到第二年參加高考,他才重新燃起斗志。不幸的是,他再次失利了,雖然他的數(shù)學成績提高到了19分,但仍然于事無補。不過,馬云的觀念卻悄然發(fā)生扭轉(zhuǎn),在肯的鼓勵與幫助下,他從未打消過求學的念頭,而他的英語成績,也在不知不覺中突飛猛進。1984年,馬云考上了杭州師范學院,這一切,都要歸功于他長久以來的堅持,以及肯的慷慨相助。
上了大學之后,馬云的天賦很快就展露了出來,他的英文水平穩(wěn)坐年級前5,成為了眾人“膜拜”的學霸。不久之后,肯向馬云發(fā)來了邀約,他想讓馬云去澳洲玩一圈,在敘舊的同時,也能感受一下當?shù)匚幕贻p人還是多開闊一下眼界的好。不過,肯的提議固然誘人,可是在當時那個年代,護照不是那么好拿的,他既不想辜負了肯的一番好意,也沒法把話說得太滿,于是他只能說試一試。
對于出國,馬云可以說是半點經(jīng)驗也沒有,他足足等了半年時間才拿到護照,而拿到護照之后,工作人員又告訴他,若想去澳大利亞,只有護照是不夠的,還要拿辦簽證。就這樣,馬云輾轉(zhuǎn)多地之后,最終來到了北京,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馬云身上資金有限,只能住在一個地下賓館。沒成想,簽證比護照還難辦,馬云連續(xù)申請了7次都沒過,直到第8次,工作人員才被他的誠心打動,于是成功辦下簽證。
不過,在辦簽證這一塊,只有誠心還是不夠的,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還是要遵守,而且就馬云的情況看來,他只能辦理留學、探親或是出差的簽證,是沒法辦理旅游簽證的。無奈之下,馬云只好把遇到的困難告訴肯,看看他那邊是不是有什么辦法。后來,肯憑借在當?shù)氐年P(guān)系,找了幾個朋友幫忙,他往北京發(fā)了一個電報,這才解決馬云的簽證問題。
拿到簽證之后,馬云第一時間便把澳洲之行提上日程,他找親戚東拼西湊了100美金,終于如愿以償?shù)貋淼搅税闹�。作為一個外來人,馬云一點也不了解澳洲的風土人情,不過還好,英語幫了他大忙,他不但能很好地與當?shù)厝私涣�,還與他們結(jié)下了友誼。有一次,馬云遇見了澳洲當?shù)氐奶珮O拳團體,由于一時興起,他便上去露了兩手,當眾展示了一下太極拳與猴拳,結(jié)果贏得了在場眾人的熱烈掌聲。
澳洲之旅,不但豐富了馬云的見聞,也使他改變了對世界的認知,世界很大,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機遇,只要勇敢一點,便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回國后,馬云仿佛變了一個人,他對未來充滿激情,從不輕易妥協(xié)。話雖如此,但馬云依然有經(jīng)濟上的困擾,得知此事之后,肯馬上給馬云寄去了一張支票,之后他每隔6個月就會寄去一張,用于資助馬云學業(yè)。不到2年多的時間里,他陸陸續(xù)續(xù)寄去了200澳元,差不多每年400人民幣。
就這樣,馬云順利完成了學業(yè),雖然200澳元不多,但解了馬云的燃眉之急,這便是“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了。2004年,肯因病去世,他與馬云的友誼也延續(xù)到了兒子頭上,而事業(yè)已經(jīng)走上正軌馬云,也沒有忘記肯當年的恩情。2017年,馬云拿出2000萬美金在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設(shè)立Ma-Morley獎學金,他發(fā)表講話時說,這既是為了感謝肯當年對他的無私幫助,也是為了鼓勵更多有金錢困擾的孩子,能勇敢邁出那一步。
直到今天,200澳元換來2000萬美元的故事仍是馬云傳奇人生的一部分,他的這段往事,不僅是友誼的見證,還是“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典范。
新江南網(wǎng)歡迎你/hzgou.cn/新江南網(wǎng)榮譽出品 |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guān)。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quán)請出示權(quán)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