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細節(jié)中的故事
《陳毅與上�!肺奈镂墨I展以陳毅一生的經(jīng)歷為主線索,側重敘述了陳毅與上海的淵源,以及他為上海城市建設與發(fā)展作出的貢獻,同時反映了上海解放初期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嶄新風貌。陳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的第一任上海市長,上海市民對他的感情十分深厚,他對上海市民的感情也同樣深厚,他曾經(jīng)說過,自己人生中最快樂的幾年就是上海解放后的幾年。
不少展品來自陳毅家屬的捐贈,他們向上歷博捐贈了五十多件珍貴文物,而這些文物大部分是第一次與公眾見面,其中大多為陳毅和夫人張茜在上海期間使用過的物件。在場景恢復區(qū)中,有鋼琴、鋼絲錄音機、辦公桌、辦公椅、通柜,以及通柜里存放的收音機、唱機等。有些展品則與上海有著特殊緣分,比如陳毅擔任外交部長時夫人張茜隨他一起出訪時穿的不少旗袍,便是由上海鴻翔時裝公司制作的。
該展覽的策展人員邵文菁告訴記者,鋼琴原是陳毅夫婦送給女兒的禮物,后從上海帶到了北京,又再度隨主人回到上海,“這個細節(jié)反映了陳毅平時的家庭生活,他們非常注重對孩子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陳毅還有一個眾所周知的愛好是圍棋,他是圍棋七段,自從在法國參加學生運動時學會了下棋,此愛好便始終傍身,他在行軍途中也會以對弈的方式來放松自己,因此他一生中使用過許多棋子。展出的這兩盒圍棋,是陳毅在延安期間與國際友人米勒大夫及夫人中村京子下過的,中村京子搬家時發(fā)現(xiàn)了這一珍貴的紀念品,便致電陳毅之女,把圍棋送給了她。小小圍棋,見證了陳毅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一面。“上海的棋牌博物館也曾經(jīng)得到過陳毅家屬捐贈的圍棋類書籍。”
真理中的“味道”
在位于西樓二樓的《銘記初心——〈共產(chǎn)黨宣言〉》史料展上,一份1899年的刊物《萬國公報》尤其值得一看,因為上面有一篇名為《大同學》的文章,該文由李提摩翻譯,蔡爾康撰寫,在文中,《共產(chǎn)黨宣言》首次以只言片語的形式出現(xiàn),正是這樣隱隱約約的火苗,才有了之后遍及全國的燎原之態(tài)�!豆伯a(chǎn)黨宣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撰寫的綱領,它的傳播和出版,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建提供了正確的理論指導,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人創(chuàng)造信仰的思想起點。
策展人馬建平指著展覽入口處一幅中國地圖上的閃閃紅燈告訴記者,當年,馬克思主義的論著在延安出版,在上海印刷,地圖上閃閃紅燈標示的正是上海生活書店的圖書秘密發(fā)行網(wǎng)。地圖上,從浙江到香港,再到云南,一路都閃耀著紅燈。
1920年8月,陳望道翻譯的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共產(chǎn)黨宣言》作為“社會主義研究小叢書第一種”在上海出版。陳望道全力投入翻譯時,誤將墨水當糖水蘸粽子吃的故事流傳頗廣,習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多次引用這個故事,并以此詮釋:“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習總書記的這句話,被作為整個展覽的結語。
來自山東的小劉剛剛大學畢業(yè),黨齡卻已有5年多,她告訴記者,這兩個充滿紅色底蘊的展覽讓她觀后感觸頗深,有關上海的一段段紅色歷史好像一下子全呈現(xiàn)在了眼前,“最后看到習總書記那句名言時,真是好激動啊。”
本報記者 徐翌晟
記者手記
耀眼的紅色
紅色,代表著吉祥和喜慶,是古往今來中國老百姓喜歡的顏色。紅色又是剛強之色,代表著革命的意志�!蛾愐闩c上�!肺奈镂墨I展和《銘記初心——〈共產(chǎn)黨宣言〉》史料展首先給所有參觀者帶來的視覺感受,就是躍入眼簾的鮮紅色。
擁有豐厚的紅色資源,是上海這座城市的光榮與驕傲。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上海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大本營,也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主要傳播地。在這里,你能找到馬克思主義最初傳入中國時的只言片語;在這里,你能尋覓到馬克思主義出版物在中國傳播的起點……
紅色基因,是這座城市重要的象征,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也使上海豐富的海派文化有了厚實的底蘊。
對當下的我們而言,中國革命的歷史就是最好的營養(yǎng)劑。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 徐佳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