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和其他職業(yè)不一樣,都是拿命拼出來的�!�
“我們是刑警啊,關鍵時刻得頂上去�!�
“案子這么難,為什么要堅持?就是為了讓老百姓的心都熱著�!�
……
一部以基層刑警為主角的重案實錄刑偵劇《我是刑警》眼下正在央視8套、愛奇藝熱播,引發(fā)了一場觀劇熱潮,很多人對劇中的臺詞耳熟能詳。橙友“排骨”發(fā)帖說,“半途開始追劇,一口氣追到凌晨3點,才因為困意而不得不中斷,劇情連續(xù),節(jié)奏又快,看得完全停不下來”。
與其他同期懸疑劇相比,《我是刑警》最大看點在于“真”,敘事扎實,沒有花哨推理,也沒有天才神探,有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現(xiàn)場偵查、摸排,直至抓捕、審訊。就像觀眾所言,“現(xiàn)實中哪有那么多福爾摩斯和柯南?這樣的破案才真實”。
取材于15個真實案件
編故事?不如來真的
《我是刑警》里的案件極為“硬核”,不僅復雜多變,而且影響惡劣——該劇取材于15個震撼全國的真實案件,包括鶴崗“1·28”特大持槍搶劫案、甘肅白銀“8·05”系列強奸殺人案、貴州凱里“1·13”爆炸案等。
為了最大限度還原當年的各類大案要案,這部劇從采風到制作耗時兩年,采訪各級專家、一線刑警近200人,僅僅只是整理出來的各類訪談資料就高達200萬字。編劇徐萌曾透露:“采訪過程中,我聽到他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要對受害者負責,給受害者家屬一個交待。走近大量的陳年舊案、積案、冷案,以及案件背后的人,那么多真實的人、真實的事在你眼前,有些東西你編,不如來真的。”
真實的素材積累之下,第一集就給觀眾上演了“地獄模式”,12個人接連被害,包括一名派出所副所長,一個小孩,一個無名者。犯罪團伙不僅手段殘忍,而且反偵查能力極強,全城刑警不得不加班加點日夜巡查。而在那個監(jiān)控、DNA技術都還不普及的年代,刑警們只能靠腿跑靠嘴問,一點點尋找搜集線索。
整部劇有幾十年的跨度,不斷展示了我國刑偵技術的發(fā)展,偵破手段的革新,以及司法制度的完善。有觀眾表示,這部劇可以當作了解我國刑偵發(fā)展的影像資料,“確實是蠻真實的,開會,動員,排查,技術人員的參與,再開會,動員,排查……完全是刑偵發(fā)展的歷史,而且還是線性地由大案帶著推進,沒有夸張的所謂靈光一現(xiàn),沒有做作刻意的心理分析。”
大篇幅呈現(xiàn)刑警日常
還原真實辦案環(huán)境
“以前不懂刑偵,看了這部劇懂了很多刑偵方面的知識,一個案件從發(fā)生,到破案,用了哪些刑偵手段,都很清晰。以前老的刑偵手段破案,基層的刑警太苦了,現(xiàn)在有了新的技術,破案真的比以前條件好太多了�!薄段沂切叹凡粌H展現(xiàn)了刑警們的英勇與智慧,更讓觀眾感受到了基層刑警的不易,就像橙友“排骨”感言,“致敬中國人民警察,謝謝他們的辛勤守護,才能有現(xiàn)在我們安定繁榮的社會”。
除了劇情真,場景也真。劇組從我國西南輾轉至東北,行程超過1萬公里,跨越近100℃的溫差,只為還原不同案件發(fā)生地域的風貌與真實辦案環(huán)境。更有東北網友直贊服道化嚴謹,真實可信,“作為東北人,對當年冬季的人手一件皮衣印象深刻”。
不過,由于《我是刑警》更注重群體形象的塑造,大篇幅地呈現(xiàn)刑警的日常,對于不少觀眾來說,又覺得戲劇性不夠,“主題好像不是刑偵,而是刑警上班”。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前幾集開篇用力過猛,還有很多觀眾反饋第六集開始,劇情開始變溫吞了,家長里短也多了起來。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