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艷 浙大一院眼科副主任、主任醫(yī)師
門診中,有幾個白內障的共性問題常有患者問起——
“是不是要等到白內障‘熟’了才能做?”
“聽說白內障手術很簡單,哪里都能做?”
“白內障的手術方式和晶體怎么選?應該是越貴越好吧?”
……
今天,想就這些觀點跟大家聊一聊。
首先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白內障。如果把人的眼睛比作一臺照相機,晶狀體就是這臺相機的“鏡頭”。年輕時,這是一個無極變焦的“鏡頭”,功能非常強大。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鏡頭”會由透明變得渾濁,對眼睛形成遮擋,造成視物模糊等問題。白內障就是晶狀體變得渾濁所導致的。
“是不是要等到白內障‘熟’了才能做手術?”這個觀點的由來應該和手術方式有關。
20多年前,傳統(tǒng)的白內障手術方式需要通過一個大切口,把渾濁的晶狀體一次性、完整地取出,再放入人工晶體。如果白內障“熟”了,變得硬硬的,操作起來會相對容易。但現(xiàn)在早已不同了,手術方式經過改良,變得微創(chuàng)化,只需要在眼睛上開一個兩毫米左右的小口子,用超聲能量把晶狀體打碎,再吸出來。從這個角度來說,反而不建議把白內障養(yǎng)得太“老”、太“熟”,因為白內障變得越硬,用來震碎它的超聲能量就越大,損傷可能越大,手術也可能越難做。
也有人說,那是不是越早做越好?當然也不是。以前,白內障手術是一種復明手術,幫助患者從看不見到看得見�,F(xiàn)在隨著技術的進步,它更多地向屈光手術靠近,在解決白內障問題的同時,可以一并解決近視、遠視甚至一定程度解決老花的問題,讓患者從看不清到看得清、看得好、看得輕松,適當?shù)靥嵩缱鍪强梢缘�,但也需要先評估視力狀況和眼部情況。保守建議,如果視力在0.5以下,對生活質量造成影響,且視力下降確定是由白內障造成的,可以考慮進行白內障手術。如果視力尚可,生活質量不受影響,也不用太早手術,畢竟人工晶體再好也比不上“原裝”的。
再來說說白內障手術的安全性問題。
的確,白內障手術很成熟,相關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對于熟練的醫(yī)生來說,10分鐘之內就能完成一臺手術。但是,這絕對不意味著白內障手術很簡單,通過一個兩毫米左右的切口做手術,且不能損傷到其他正常結構,如果沒有長期的訓練,也不是一件輕松的事。一旦失敗,可能帶來難以彌補的后果,曾經我們就接診過因白內障手術失明的患者。因此,如果要手術,還是建議選擇專業(yè)的醫(yī)院、選擇手術經驗更多的醫(yī)生,以盡可能保證自己的安全。
最后,說說術式選擇和晶體選擇。
我想要強調的是,不是最貴的就是最好的。在制訂手術方案之前,醫(yī)生需要了解很多信息并綜合考慮,比如患者的眼底條件、屈光狀態(tài)、用眼習慣、經濟承受能力等,每一種術式、每一種晶體都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至少在目前來說,沒有哪一種是完美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根據(jù)患者的情況,制訂出個性化的方案,力求適合每一個不同的個體。這個過程當中,也需要患者的配合,接受詳細的檢查,向醫(yī)生表達用眼習慣與需求,醫(yī)患合作,共同參與方案的制訂。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