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沉浸在喜悅中的媽媽們感受就是“輕舟已過萬重山”。
可令人想不到的是,熬過了生產疼痛,還有乳癰等待著哺乳期的新手媽媽。劇痛、發(fā)燒,乳房硬得像石頭,碰一下就跟電擊一樣痛徹全身。32歲的郭女士(化名)就因此備受折磨。
回憶整個孕期和產程,郭女士還是有些許欣慰的,畢竟遭受的罪和其他孕婦比還是少的。但在產后1周,她首次出現了左側乳房脹痛,經通乳師按摩后癥狀緩解,可之后每隔幾天就會發(fā)作,苦不堪言。
每當這時,寶寶餓得哭,媽媽痛得哭,折騰幾次過后,寶寶因吸吮不到乳汁也不愛吃母乳了。
一直到第五次,通乳師通乳后癥狀未得到緩解,反而痛得更嚴重,無可奈何的郭女士抱著嘗試的心態(tài)來到浙江省人民醫(yī)院中醫(yī)科鄭桂芝副教授處就診,希望通過中醫(yī)診療解決這個煩人的問題。
通過觸診,鄭桂珍發(fā)現郭女士的左側乳房腫塊明顯,無發(fā)熱,無波動感,辨證后中醫(yī)診斷為乳癰-郁乳期(未成膿期),建議郭女士針灸配合中藥治療,效果會更快一些。
隨即,鄭桂珍就為郭女士進行了針刺+艾灸治療30分鐘,另配中藥3貼,舒經通絡,清熱理氣,通乳消腫。治療結束后囑咐郭女士及時哺乳。
一小時后,郭女士就興奮地和鄭桂芝發(fā)信息說:“腫塊消失了,乳房也不痛了。”
鄭桂珍介紹,乳癰在西醫(yī)診斷中稱為急性乳腺炎,又俗稱堵奶,是乳腺管內和周圍結締組織炎癥,導致乳腺急性化膿性感染,多發(fā)生于產后哺乳期的婦女,尤其是初產婦更為多見。
有文獻報道,初產婦患急性乳腺炎的概率為50%,初產婦與經產婦之比為2.4∶1。哺乳期的任何時間均可發(fā)生,但以產后3-4周最為常見,故又稱產褥期乳腺炎。
在中醫(yī)學中,用針灸治療乳癰有明顯優(yōu)勢,尤其是在淤積性乳腺炎階段,或者說急性乳腺炎早期(未成膿期),大多數患者一次奏效,既能免除通乳手法的疼痛,又不影響繼續(xù)哺乳。
“可謂簡、便、廉、驗,把針灸的優(yōu)勢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编嵐鹬ソㄗh,初產哺乳期婦女,應該預防乳腺炎的發(fā)生,比如保持正確的含乳和哺乳姿勢,按需喂養(yǎng),及時排空乳汁;飲食宜清淡忌油膩;保持心情舒暢,注意休息;避免外力擠壓乳房。
如果正在哺乳的寶媽們有上述淤積性乳腺炎的困擾,應該到醫(yī)院就診,必要時候針灸、中醫(yī)或其他方式治療,及時緩解痛苦,對大人和寶寶都十分有利。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