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是全國學雷鋒日,61年來,雷鋒精神如精神坐標般屹立不倒,滋養(yǎng)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當前,無錫全市注冊志愿者超197萬人,活躍志愿者超120萬人,志愿服務項目總數(shù)超13萬個。近年來,我市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積極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tài)化、品牌化,涌現(xiàn)出一大批極具無錫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一個個充滿感染力、影響力的志愿服務典型人物、組織,為譜寫“強富美高”新無錫現(xiàn)代化建設新篇章貢獻了志愿力量。
常態(tài)化服務
讓志愿精神薪火相傳
3月學雷鋒志愿服務月是全年活動啟動月,其后每月第一個周六為“市文明實踐集中活動日”,推動學雷鋒志愿服務貫穿全年。自2015年起,崇德樂善“一月一主題”文明實踐公益活動勾勒出志愿服務多元主題的全年“路線圖”,根據四季變遷和群眾需求形成獨具無錫特色的城市公益品牌,比如為迎合春節(jié)氛圍設置的“迎新送暖”啟程月和“傳統(tǒng)文化”弘揚月,結合建黨節(jié)和建軍節(jié)在全社會范圍內展開“紅色經典”傳承月和“擁軍愛民”共建月。
去年以來,我市常態(tài)化開展“文明實踐集中活動日”“文明家門口”“點亮星夜”“溫暖秋冬”“文明夜校”等實踐活動,服務群眾超300萬人次,穿越時空隧道,雷鋒精神走到了百姓身邊,在新時代煥發(fā)勃勃生機。在一場場文明實踐活動中,“點單、派單、接單、評單”志愿服務模式有效運行,“紅馬甲們”廣泛收集市民群眾需求,積極開展理論宣講、生態(tài)環(huán)保、衛(wèi)生健康、社會教育、文化文藝、大型賽會等各類志愿服務,解決群眾急難愁盼,點亮民生“微幸福”,其中,無錫市志愿者總會還榮獲2022年度“強富美高”新無錫現(xiàn)代化建設先進集體。
全覆蓋陣地
讓志愿服務提質增效
去年冬天,依托全市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涉及技能培訓、公益講座、非遺體驗、運動健身等形式多樣的“市民夜校”如火如荼地在全市范圍內展開,來自全市各個領域的優(yōu)秀人才為市民送上免費的“實景課堂”。
從市文明辦獲悉,當前我市在全面建成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的基礎上,有效整合1.2萬余個功能設施,還創(chuàng)新打造梁溪區(qū)秦起廣場學雷鋒志愿服務廣場、濱湖區(qū)湖濱商業(yè)街學雷鋒志愿服務特色街區(qū)。我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理響無錫”宣講大聯(lián)盟、道德講堂、市民夜校等陣地讓黨的理論“飛進尋常百姓家”,覆蓋群眾近60萬人次。
近年來,無錫推選出新橋鎮(zhèn)、丁蜀鎮(zhèn)、山北街道、羊尖鎮(zhèn)等71個市級文明實踐示范陣地,無錫經開區(qū)文明實踐巾幗陽光站等3個站點被評為江蘇省“在你身邊”文明實踐巾幗志愿陽光站,全市文明實踐陣地和800家文明單位開展建設性結對共建活動,志愿溫度溫暖著錫城的大街小巷。
廣泛化參與
讓志愿服務遍地開花
“從‘被人幫’到‘幫別人’,我們市民觀察團重點圍繞聚焦臟亂差、發(fā)現(xiàn)真善美、傳遞正能量開展工作。”梁溪市民觀察團的毛麗萍介紹,隨著越來越多的市民主動加入,市民觀察團的社會影響力日益提升。去年6月,梁溪區(qū)“梁鋒尚”市民觀察團在城中公園秦起廣場揭牌成立,158名來自梁溪各個社區(qū)的市民觀察員志愿者正式上崗,在“家門口”全面開啟每日巡查上報、定期督查整改模式,常態(tài)化參與城市建設和管理。
在2日舉辦的“文明實踐我行動”主題活動暨第二十二屆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月啟動式上,一批志愿服務先進典型亮相。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一群典型則凝聚起整座城市的志愿服務力量。目前,我市“志愿之城”品牌持續(xù)擦亮,“紅馬甲”的隊伍不斷壯大。
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雷鋒精神在當代的延續(xù)與發(fā)展。在理論政策宣講、關愛困難人群、建設最干凈城市、倡導文明新風等各項工作中,錫城處處閃耀著“紅馬甲”的身影,他們身體力行把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書寫在這片江南大地上。(姚程玉)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