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寒潮南下,冷暖氣流激烈交鋒。21日零時后,錫城上空炸雷頻響,將不少人從睡夢中驚醒;22日,錫城又出現史上極為罕見的極端天氣,冰粒、雪、凍雨齊下;23日早晨,市區(qū)部分橋梁出現了結冰現象。
面對極端天氣,我市相關部門應急響應,快速處置,確保道路通暢。全市環(huán)衛(wèi)系統(tǒng)以變應變,積極尋找極端天氣下的除冰掃雪良方,迎接月底新一輪雨雪天氣的挑戰(zhàn)。
冰從何來?
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地拍——這是最近幾天市民們的“外出感受”。錫城為何會出現冰粒、雪、凍雨齊下的極端天氣?
氣象專家解釋,近期全國極端天氣的背后,是異常強盛的暖濕氣流作祟。正是因為暖濕氣流極端強盛,它才能沖到寒潮頭頂之上,讓長江流域出現面積巨大的夾心暖層,也就是逆溫層。而無錫上空的逆溫層高度較低,雪花在逆溫層融化后,到近地面冷凍層凍成了半成品,或者壓根沒凍住就以過冷水滴形態(tài)落下,遇到溫度低于0℃的物體,迅速凍結成冰,出現了一半凍雨一半冰粒的罕見景象。
24日上午10時左右,在停歇一天之后,雨水混合著冰粒又開始落在錫城。在梅園,雨落在梅花上,很快凍住,結成一朵朵美麗的冰花,樹枝和鐵欄桿上也形成了冰掛。在太湖周邊,人們再次看到了凍雨的形態(tài)。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2月一冷到底已是大概率事件,3月上旬繼續(xù)冷的可能性也在增大。28日至29日,錫城還將迎來一次降雨過程,冰粒、雪和凍雨有可能再次來襲。
撒鹽化冰成效幾何?
面對極端天氣,錫城各部門應急響應,快速處置。22日,全市公安、城管、市政輪番出動,除冰掃雪。交警更是在深夜進行了兩輪撒鹽作業(yè)。然而23日一早,我市部分高架和橋梁還是出現了結冰現象。不少人疑惑:在冰面上撒鹽究竟有沒有用?
作用還是有的。1987年,科學家通過X射線成像技術發(fā)現,冰面上存在一層非常薄的水分子層,厚度約在100納米量級。這一發(fā)現證實了冰的表面確實存在著一層準液體。冰上撒鹽后,鹽溶于水形成鹽水膜,鹽水的凝固點通常為-18℃左右,理論上可以使高于-18℃的冰融化。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從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需要吸收一定的熱量才能實現,如1克冰轉變?yōu)橐簯B(tài)水需要吸收334焦耳的熱量。鹽只是加快了這個進程,關鍵要有熱量支持。
另外,無錫市區(qū)橋梁眾多,上下懸空,散熱面積大,熱量更加容易散失。而路面跟土壤相接,能夠從土壤中獲得熱量,溫度比橋面要高。所以,22日晚間在零星冰粒、凍雨及積水的狀態(tài)下,路面沒有結冰,橋面卻結冰了。
冰雪齊下如何應對?
面對變化多端的冰雪天氣,全市環(huán)衛(wèi)系統(tǒng)以變應變積極尋找除冰掃雪良方。
工人們反映,白天的路面撒上鹽后,積冰積雪基本上晚高峰前就融化了。物理常識表明:水是一種特殊的物質,即結冰后密度變�。ㄒ话阄镔|固態(tài)下的密度大于液態(tài)下的密度),外界壓強越大,冰的熔點越低。因此,積雪的路面上撒上融雪劑后,再經車輛碾壓就更易使雪融化。而到了晚上,由于車輛大幅減少,加上溫度降低,撒鹽幾乎不起作用。
就在此時,一則新聞讓大家眼前一亮——錫山區(qū)一家企業(yè)用“渦噴7”航空發(fā)動機制造的狂風吹雪車,能產生接近2倍音速的高溫氣流,快速吹化積雪、吹干結冰路面。不過這個神器讓大家望而興嘆——所到之處可以將一米厚的雪墻一舉吹出6米之外,可由于威力過于強大,只適合在機場和高速公路作業(yè),無法用在市區(qū)道路上。
人們的目光又瞄向了常規(guī)除雪車。但實踐表明,這樣的特種設備對付中到大雪還行,應對路面上的薄冰層收效甚微。
在沒有找到除冰利器的情況下,全市城管系統(tǒng)依據一線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實踐經驗,迅速調整作業(yè)策略:城管隊員和環(huán)衛(wèi)工人持續(xù)關注橋梁、人行天橋、匝道坡道、階梯和易結冰路段的道路情況,發(fā)現冰凍隱患立即處置,及時清掃路面后再撒播融雪劑、鋪設草墊,確保上下班高峰車、行人通行安全。
22日下午,市區(qū)局部地區(qū)已按此方案實施,收到明顯成效。24日起至3月上旬,全市城管系統(tǒng)將時刻關注冰粒、雪和凍雨天氣,全面推行先除冰雪再撒鹽、鋪草墊的作業(yè)模式,保證道路通暢。(盧易)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