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wǎng)12月6日無錫訊 無錫市新吳區(qū)南星小學以詩意文化建設為統(tǒng)領,聚焦課程建設,促進了學校內涵品質的提升。學校獲評“江蘇省詩教先進單位”“江蘇省詩教示范學校”“首批中國詩教校園”等榮譽稱號。
理念引領為魂,照亮文化建設之路
鑒于童詩教學囿于小眾化的現(xiàn)狀,學校努力拓寬詩教的外延及內涵,探索將童詩所蘊含的審美元素滲透、融合“五育”,從而形成詩意文化。為此,學校積極籌謀加強頂層設計,將辦學理念確立為“在詩中長大”,育人目標調整為“向真向善向美”,以“玉蘭”為形象樹,寓意南星學子在美好中成長,追求真實、選擇良善、成為美好。學校構建“玉蘭”品牌,涵蓋玉蘭黨建“1111”工程、玉蘭秀“狀元書市”等項目,深化以黨建引領團建、隊建,立德樹人,五育并舉。
課程建設為重,夯實文化建設之基
課程在文化建設中居于核心地位。學校著力推進“詩意課程”建設,精心打造“詩意課堂”“詩篇悅讀”“詩情活動”“詩韻創(chuàng)作”“詩心閃爍”五大系列,將童詩教育融入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努力做到詩篇閱讀日常化、學科綜合系列化、詩教活動主題化、進階學習標識化。
探索詩意課程實施策略,將童詩與其他學科教學有機融合,探索詩意課堂,讓童詩文化與學科課程深度融合,讓學科核心素養(yǎng)與學生精神成長深度融合。以黨建引領詩教,童詩向黨、童心向黨。學校開設書記精品課程,以思政課融合學科教學,童詩潤心,以德樹人。
豐富詩意課程實施場域,通過“線下+線上”雙線并進的方式建設“詩化校園”,重構師生校園生活。
建構童詩課堂教學模型,形成了詩歌賞讀、感悟仿作、情境創(chuàng)作和采風體驗4種課堂教學模型。
研發(fā)詩意課程校本讀物,夯實從線下到線上、從學校到家庭、從書本實物到電子讀物的有層次、多維度、廣覆蓋的全方位校園童詩閱讀空間。
師資培養(yǎng)為本,保障文化建設之源
學校詩意文化建設的根本在于有一支專業(yè)的教師團隊,學校立足校本、外聯(lián)區(qū)內外學校,實現(xiàn)了教師梯隊式成長。
學校組建“童詩種子營”和“青年教師學術發(fā)展委員會”,組織詩教“種子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展示,分專題深度研討童詩教學;還為青年教師制訂3年發(fā)展計劃,出臺培養(yǎng)規(guī)劃,通過專家與名師推門聽課、問題診斷等形式的引領,促使教師成為詩才。
南星小學以“在詩中長大”為核心辦學理念,正努力行走在詩意文化建設的路上,未來可期。在新一輪課程改革背景下,兒童詩教將不斷豐富外延與內涵,探索大單元、項目化、跨學科實施方式,從而強化詩意文化建設,打造詩意教育品牌。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