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蘇州乍暖還寒,早晚溫差大、復工復學帶來的人群聚集和流動性增強等因素為呼吸道傳染病和消化道疾病的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
蘇州疾控提醒:3月需重點關注的疾病主要包括流感、諾如病毒感染和手足口病。提醒居民盡量少去人群密集場所,加強個人衛(wèi)生防護,降低疾病交叉感染的風險。
流行性感冒
關注度★★★★?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癥狀主要為發(fā)熱、咳嗽、咽痛、肌肉酸痛、頭痛、畏寒和疲勞等。
流感具有潛伏期短、傳染性強、傳播迅速等特點。3月仍處于流感的流行季節(jié),人群普遍易感,特別是老年人、兒童和有基礎疾病的人群更易出現并發(fā)癥。流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間接傳播。
預防建議
1.保持良好個人衛(wèi)生和環(huán)境衛(wèi)生習慣。常通風,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或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2.避免近距離接觸流感樣癥狀患者。避免去人員密集、空氣流通性差的場所,在環(huán)境密閉、通風不良等場所與他人近距離接觸時,應正確佩戴口罩。
3.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經濟有效的手段。
4.出現流感樣癥狀后,減少人員接觸,做好防護及時就診。
諾如病毒感染
關注度★★★★?
諾如病毒是一種可引起急性胃腸炎的病毒,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也可通過污染的水、食物及含病毒的氣溶膠傳播。
感染后主要癥狀為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部分患者可伴有輕度發(fā)熱、頭痛、肌肉痛等癥狀。兒童以嘔吐為主,成人則以腹瀉為主,嚴重者可出現脫水癥狀。諾如病毒容易在學校、托幼機構等人員聚集場所引起聚集性疫情。
預防建議
1.保持良好的手衛(wèi)生,飯前便后及接觸臟東西后要洗手,掌握“七步洗手法”。
2.患兒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時,應及時去醫(yī)院就診,不要帶病上學。患病期至康復后3天內應進行隔離。
3.學校等集體單位應加強食品、飲用水、環(huán)境衛(wèi)生以及廚工等從業(yè)人員的衛(wèi)生管理。身體狀況有異常者應立即離崗。
4.學校、托幼機構嚴格執(zhí)行晨檢制度和缺課登記跟蹤制度。
5.應及時規(guī)范清理患者嘔吐物及排泄物,并同步做好環(huán)境消毒。
手足口病
關注度★★★★?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多發(fā)生于學齡前兒童,以3歲及以下兒童發(fā)病率最高。傳染源是手足口病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手足口病傳染性強,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也可經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口鼻分泌物、皰疹液、被污染的手及物品)。
手足口病起病急,主要癥狀有發(fā)熱,口腔黏膜出現皰疹,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等,可伴有咳嗽、流涕等癥狀。輕癥多在1周內痊愈;少數病例會有腦膜炎、肺水腫等嚴重并發(fā)癥。
防控建議
1.做好個人衛(wèi)生,尤其是手衛(wèi)生。
2.不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不接觸患者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環(huán)境。
3.做好物品清潔和消毒。兒童玩具和物品應定期清潔消毒。患者的嘔吐物、糞便及污染物品、污染環(huán)境,可選擇中效或高效消毒劑如含氯(溴)消毒劑。需要特別注意的是,75%酒精對手足口等腸道病毒無效。
4.保持居室衛(wèi)生,勤清潔、常通風。疾病流行期間,不帶兒童去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
5.建議6月齡-5歲兒童盡早接種EV71疫苗,低年齡兒童盡量在12月齡前完成2劑次接種程序,1歲及以上兒童越早接種越好。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