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夏,氣溫上升,又逢梅雨季節(jié),天氣潮濕悶熱。蚊媒、腸道、呼吸道傳染病風險增加。
提醒市民注意防蚊防蟲,防范食物中毒,關注手足口病、新冠病毒感染等傳染病的預防。學校、托幼機構、養(yǎng)老機構等人員密集單位要繼續(xù)做好聚集性疫情防范。同時,6月中高考來臨,備考家庭應注意防范各類疾病,考生保持規(guī)律作息,做好飲食衛(wèi)生。
登革熱
關注度:★★★☆☆
登革熱是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典型的登革熱臨床表現(xiàn)為起病急驟,高熱,頭痛,肌肉、骨關節(jié)劇烈酸痛,部分患者出現(xiàn)皮疹、出血傾向等。本病主要由伊蚊傳播,流行時間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流行地區(qū)主要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
預防登革熱防蚊是關鍵。
1. 盡量選擇淺色的長衣長褲,在蚊蟲活躍期間,盡量少在蚊蟲多的區(qū)域活動,活動期間可以噴涂防蚊液,預防蚊蟲叮咬。
2. 室內可使用蚊帳、蚊香或電蚊香液防蚊,戶外可使用驅避劑驅蚊。
3. 入境非洲、中南美洲、東南亞等國家,提前了解入境國家登革熱疫情信息,做好預防措施。
細菌性食物中毒
關注度:★★★★☆
細菌性食物中毒是通過飲食傳播的疾病,痢疾桿菌、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瀉性大腸桿菌等是常見的病原菌。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可伴有發(fā)熱,嚴重者可出現(xiàn)脫水。該病具有發(fā)病突然,家庭呈多例感染,學校、幼托機構等集體單位表現(xiàn)集體性食物中毒的特征。
做好食品安全五大要點,能有效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
1. 做好手衛(wèi)生,接觸食品前要洗手;清洗和消毒用于準備食品的所有場所和設備;避免蟲、鼠及其他動物進入廚房和接近食物。
2. 生熟分開。
3. 肉、禽、蛋和海產品等食物要燒熟、煮透,確保食物中心溫度達到70℃以上。
4. 室溫下熟食存放時間不超過2小時,不能及時吃的食物要冷藏或冷凍存放。
5. 不吃過期食物和來歷不明的食物,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蘑菇及野生植物。
手足口病
關注度:★★★★☆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fā)生于嬰幼兒,手足口病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為傳染源。可經消化道、呼吸道(飛沫、咳嗽、打噴嚏等)傳播,也可因接觸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膚或粘膜皰疹液、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傳播。每年5~7月進入高發(fā)期。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較輕,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康復。少數會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如腦炎、肺水腫、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防控建議
1. 做好個人衛(wèi)生,家長督促兒童做好手衛(wèi)生。
2. 不接觸患者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環(huán)境。
3. 兒童玩具和常接觸到的物品應定期清潔消毒。
提醒:物品消毒可選擇中效或高效消毒劑如含氯(溴)消毒劑,75%酒精對腸道病毒無效。
4. 疾病流行期間,不帶兒童去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
5. 6月齡以上兒童接種EV71疫苗,可有效預防EV71相關手足口病發(fā)病、重癥和死亡。
蘇州市兒童預防接種門診開診信息表就在這里←(點擊即可跳轉)
新冠病毒感染
關注度:★★★★☆
目前我市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處于低水平流行,近期報告病例數、發(fā)熱門診陽性率、哨點醫(yī)院檢測陽性率均處于較低水平。本土病例中JN.1變異株及其后代譜系已經成為我市優(yōu)勢流行株,感染病例以輕型為主。
防控建議
1. 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勤洗手,使用流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搓洗雙手,確保雙手清潔。同時,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子和嘴巴,以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
2. 定期開窗通風,確保空氣流通。
3. 均衡飲食,攝入足夠的營養(yǎng),增強身體免疫力。
4.做好健康監(jiān)測:關注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乏力等癥狀,及時就醫(yī)。就醫(yī)時,避免與有癥狀的人員接觸,以免交叉感染。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