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不僅是個生肖,更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價值,代表著團結和吉祥,在古代的很多寶貝中都有龍的身影。農歷甲辰龍年將至,讓我們一起走進蘇州博物館來一場“尋龍之旅”吧。
蘇博鎮(zhèn)館之寶 數(shù)數(shù)上面有幾條龍
真珠舍利寶幢,蘇州博物館本館的鎮(zhèn)館之寶之一,是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制作完成的一件珍貴的佛教藝術品,1978年在瑞光塔第三層天宮中被三個頑皮的孩童無意發(fā)現(xiàn)。
寶幢的主體由楠木構成,分須彌座、佛宮、剎三個部分。寶幢中間部分為一根高14厘米的須彌山柱,一條由鎏金銀絲串珠編織而成的九頭蟠龍盤繞其上,龍脊和龍皮用鎏金粗絲構成,龍齒、發(fā)、耳、角及鱗、爪由極細的三股合一辮絲制成,龍爪甲為銀制。在寶幢華蓋上還飾有八條串珠天龍,呈放射狀沿華蓋頂向下昂首俯沖。
整個寶幢用了4萬余顆珍珠,凝聚了當時能工巧匠的智慧與心血。如果去蘇博,一定要好好欣賞下。
團龍低調隱匿 古人的鏡架也太好看了
曹娘娘墓出土的鎏金銀鏡架上也有龍。鏡架,顧名思義,是放置銅鏡的。該鏡架由前后兩個支架構成,可以隨意地放立折合。
其中,雕刻的團龍低調地隱匿在斜撐狀的H形構件身后,隱隱透過空隙才得以瞧見�;蛟S是龍紋置于女性梳妝用品太過嚴肅,所以工匠將龍紋巧妙地雕刻在后側的支架中央,再飾以鳳鳥牡丹等祥瑞圖案,兼收并蓄,使得整件銀鏡架莊重而不失華麗。
曹娘娘墓是元末張士誠母親曹氏之墓(俗稱娘娘墓),這件鏡架構思巧妙,造型精美,是元代金銀器的典型代表。
林屋洞出土的金龍 是投龍遺物
蘇博館藏的唐代金龍,從西山林屋洞出土,由純金打造,用薄片對折而制。金龍遍身鱗甲,嘴巴大張,露出長舌,昂首站立,姿態(tài)輕盈。
林屋洞又稱“龍洞”,在唐宋之際成為道教勝地。這里曾出土了金龍、鎏金銅龍、玉簡等一批文物,經研究,是目前存世最完整的道教投龍遺物。
你想跳舞嗎?這個盤子上的龍很傳神
青花礬紅海水龍紋折沿盤,以“龍”為主元素,在《國家寶藏》中一舉成名。17種釉彩能夠同時出現(xiàn)在一件器物上,展現(xiàn)了清乾隆時期無與倫比的制瓷工藝。顏色鮮艷的青花,襯托出礬紅的娟秀,使得器物上的龍十分傳神。眼尖的網友還發(fā)現(xiàn),盤子上的龍仿佛在“手舞足蹈”,再配上龍的表情,仿佛在說:你想跳舞嗎?
最近,在“龍年限定仿妝”活動中,美妝達人還以此盤為靈感,創(chuàng)新推出“赤龍迎春妝”,再現(xiàn)古色之美。
銀套烏龍水筆 真正的龍在筆套上
蘇州博物館所藏的這支清代毛筆,名為銀套烏龍水筆。其名字中的“烏龍水”,是指筆毫的材質,并非真龍。
圖片來源:蘇州博物館微博
真正的龍盤在銀制鎏金的筆套上,呈云龍戲珠紋樣,點綴有孔雀藍、孔雀綠等琺瑯料,并刻有楷書“烏龍水筆”四字。這支筆雕工純熟老練,再配上紫檀木質的筆管,深沉古雅,是一件實用功能與藝術價值兼?zhèn)涞奈姆考哑贰?span style="display:none">o8A新江南網|江南區(qū)域知名綜合門戶網
除了以上這些,在蘇州博物館含“龍”的寶貝還有曲園先生雙龍硯、青花團云龍紋十瓣葵花口碗、玉蒼龍教子帶鉤等等。更多的“龍”就等你去發(fā)現(xiàn)啦,龍年,蘇博約起!
�。ňC合引力播、蘇州博物館微博、蘇州太湖西山島等)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