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耿曦文協(xié)助父親耿榮興攝影 朱亞芳 攝
捕光捉影,記錄時代變遷
一名頭發(fā)花白的老人正舉著相機,左手托舉著鏡身,右手緊按快門,絲毫沒有在意身后呈現(xiàn)弓字步的女士。只見她一手攥緊衣服一手摟腰,只為牢牢抓住早已沉浸在拍攝中的身體。“這張照片是在東坡公園時拍下的,當時看耿老正聚精會神拍攝,就想用鏡頭記錄下這珍貴一刻。”提到這張照片,攝影愛好者朱亞芳對當時場景還歷歷在目。
照片中的老人,就是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歷任江蘇攝攝影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常州市攝影家協(xié)會主席,全國、江蘇省攝影家協(xié)會“十杰”攝影家獲得者……擁有眾多頭銜的耿榮興,躬耕攝影行業(yè)七十余載。從學徒到記者,從專業(yè)創(chuàng)作員到市攝影家協(xié)會主席,從“教書匠”到“自由人”,始終與相機廝守相伴,他培養(yǎng)的優(yōu)秀攝影人才,更是為攝影界輸送了眾多中堅力量。如今,耿榮興已90歲高齡,雖不帶學生,但他的攝影包中常備兩三鏡頭,坐著輪椅,由子女協(xié)助,一直前行在記錄光影的路上。
山山水水、坡坡嶺嶺中都有耿榮興的身影。在安徽黃山拍攝時,既要身背沉重的器材,還要手腳并用爬山,對于已經(jīng)退休的耿榮興來說,身心皆是挑戰(zhàn);在貴州從江岜沙苗寨,他曾在山頂駐守三天,只為在陰雨綿綿中等待晴好天氣,拍攝日出晨光時的流動云海;在廣東汕頭,為還原大海的深藍靜謐,讓子女扶著他蹲在海邊許久……鏡頭定格了多姿多彩的中國畫卷,快門留住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量,耿榮興的攝影作品見證了常州這座城市及百姓共同成長,剎那芳華,他只為記錄。
機不離身,追求瞬間完美
76年的攝影人生,相機在耿榮興的手中換了又換,構圖、角度、光圈、快門與拍攝對象一瞬間的巧妙融合,變成他在攝影之路的一念執(zhí)著,也成為其永久的追求。
蜜蜂戲牡丹 耿榮興 攝
今年4月,東坡公園的牡丹開得熱烈,愛花愛了一輩子的耿榮興屬實是坐不住了,拿上攝影包,叫上二女兒耿曦文打車前往。滿園的絢麗多彩,讓耿榮興上仰下俯各種姿勢,只為記錄牡丹不同的美,耿曦文則在一旁滿是擔憂,三年間經(jīng)歷過兩次脊椎手術的父親二十四小時都不離開人,更別說上蹦下跳拍攝,她只能一邊哄著一邊護著陪著耿榮興盡興�;氐郊液�,原以為拍攝的畫面足夠飽滿,卻因為鏡頭前濾片問題讓他認為成片里牡丹上的蜜蜂并不完美,在耿榮興的軟磨硬泡之下,耿曦文只好帶著父親再次前往東坡公園補拍,“天擦亮他就把攝影包放在桌子上,意思說你必須帶我去補拍,這較真的勁兒,跟小孩一樣。”說到父親當時的倔樣,耿曦文話語間既是無奈又是寵愛。
聽到女兒同意陪同一起補拍,耿榮興高興的說:“走,咱再去拍一張!”
補拍后,二女兒抱著耿榮興離開 朱亞芳 攝
在攝影面前,耿榮興一直用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作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可以為了拍出好的攝影作品隨時隨地和任何人翻臉,他希望每一張照片既對得起觀眾也對得起自己。
耿榮興榮獲“常州市攝影家協(xié)會終身成就獎” 耿敏芳 攝
2023年12月,耿榮興獲得“常州市攝影家協(xié)會終身成就獎”,以此作為對其攝影道路上的杰出貢獻、歷史價值、藝術水準的充分肯定�?v觀耿榮興的光影人生,因為心中熱愛,所以永不停拍,他一直帶著純真、的心態(tài)去觀察這個世界,甚至是在耄耋之年,仍然保持著那份耐力和堅韌,這或許就是耿榮興生生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心靈特質。(程穎)
<愛上你,愛上新江南網(wǎng):hzgou.cn www.xjnnet.net,hzgou.cn歡迎您!>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