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電信詐騙,讓小李至今心有余悸。
前陣子,小李收到航班延誤短信,將四川南充至福建廈門的機票做了退票處理。沒幾天,他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說要賠償小李航班延誤費。“對方自稱是航空公司工作人員,航班情況、身份信息也對得上,我就沒多想,信以為真了。”小李回憶。
在溝通過程中,對方表示,300塊錢賠償款只能通過對公賬戶結算。緊接著,對方誘導小李下載一款名為“會議”的聊天軟件,并在上面開通了手機屏幕共享。隨后,對方以開通公對私賬戶轉賬權限、清空銀行賬戶余額等理由,讓小李把自己銀行卡上的錢轉至航空公司提供的銀行賬戶里。
“整個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直到小李把16萬余元全轉過去,他才意識到被騙,并向警方報案。”南充市公安局嘉陵區(qū)分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陳秋全介紹,這是典型的機票“退改簽”騙局,不少旅客曾上當受騙。詐騙分子首先利用非法渠道獲取受害人姓名、身份證號、登機時間、航班班次等信息,在受害人登機前,冒充航空公司、訂票網站或旅行社等工作人員與其取得聯系,并通過精準提供受害人乘機信息的方式騙取信任。
“初步騙取信任后,詐騙分子一般會以‘航班延誤’‘機票改簽’等理由主動提出‘退費’或‘理賠’。并用驗證賬戶信息、購票記錄等幌子誘導受害人提供銀行卡號或接受屏幕共享,進而將受害人一步步帶入預設的陷阱,最終轉走資金。”陳秋全說。
春運期間,群眾出行迎來高峰,為防范機票“退改簽”騙局,南充警方提醒,購買機票,務必通過正規(guī)平臺、官方網站,切莫點擊陌生購票鏈接、輕信低價購票信息。當接到“航班延誤”“機票改簽”等電話或者信息時,一定要通過航空公司官方電話、網站等渠道認真核實。此外,切勿輕易接受任何人提出的手機屏幕共享請求,妥善保管個人身份證、銀行卡、交易驗證碼等信息,不要隨意提供給他人,以免上當受騙。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