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假期臨近尾聲
在外生活工作的游子們背上行囊
離開熟悉的故鄉(xiāng)
離家的行囊
滿滿當當
裝著家鄉(xiāng)的各種特產(chǎn)
是鄉(xiāng)愁
也是家人沉甸甸的愛和牽掛
↑1月23日,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燎原鎮(zhèn)田壩村人令狐克濤(左二)與家人合影。新華社發(fā)(鄧剛攝)
↑1月24日,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燎原鎮(zhèn)田壩村人令狐克濤提著行李在桐梓東站候車,準備前往廣東東莞。除了衣物外,狐克濤的行囊中還有父母親手制作的臘肉香腸、當?shù)靥禺a(chǎn)方竹筍和茶葉等。新華社發(fā)(鄧剛 攝)
↑1月26日,重慶市巫溪縣花臺鄉(xiāng)花臺村人劉明興在奉節(jié)站候車,準備去往重慶主城上班。除了自己帶的衣物外,劉明興的行囊中裝滿了家人準備的土雞、臘肉、自制的牛肉干和母親為她親手鉤織的棉鞋等物品。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嫁到甘肅省岷縣的新疆呼圖壁縣人汪元芳(后左一)已兩年沒有回娘家過年,今年汪元芳帶著一家人回到新疆過年。1月26日,汪元芳一家在新疆烏魯木齊站準備乘坐火車返回甘肅。除了在火車上的吃食外,行囊中還裝了葡萄干、核桃、大棗等新疆特色干果。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1月26日,新疆女孩戴詩蕊在新疆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T3航站樓前,準備乘飛機回到北京上班。戴詩蕊的行囊中裝滿馕、和田大棗、紙皮核桃、辣皮子等新疆特色食品。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1月26日,河南省周口市沈丘縣人崔偉(左)和愛人劉虹、兒子崔堇揚在鄭州東站候車大廳內候車,準備回到成都。崔偉行囊中裝著母親親手制作的油炸酥肉、棗饃等他和兒子愛吃的食品。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1月26日,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qū)董家河鄉(xiāng)高嶺村人劉紅善(右)和愛人傅雪梅、兒子劉宇辰在鄭州東站候車大廳內候車,準備回到廣州。劉紅善行囊里裝的家人給準備的信陽特產(chǎn)茶葉和板栗等。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1月26日,貴州省畢節(jié)市七星關區(qū)海子街鎮(zhèn)安山村人彭沙提著行李在畢節(jié)站站前廣場留影,他準備前往廣東省深圳市學習汽車檢測管理技術。彭沙的行囊里裝著父母親手制作的臘肉、臘豬腳、香腸、茶葉、石灰豆腐、咸蛋及當?shù)靥厣〕员屈S粑等。新華社發(fā)(王純亮攝)
↑1月26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馬登鎮(zhèn)文屏村人張茂盛扛著火腿、扶著行李箱在農村客運車前留影,準備前往云南省麗江市創(chuàng)業(yè)。他的行囊中裝著父母親手制作的火腿,當?shù)靥禺a(chǎn)餌塊和豬肝胙、豆豉和白蕓豆等。新華社發(fā)(趙慶祖攝)
↑1月26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彝族自治縣小灣東鎮(zhèn)紙房村人蘭云婭(后左一)一家提著行李在小灣東站候車,準備返回昆明。一家人的行囊中裝著父母親手腌制的臘肉香腸、南澗土特產(chǎn)生態(tài)土雞蛋、南澗鍋巴油粉和茶葉等。新華社發(fā)(適志宏攝)
策劃:魚瀾 宋為偉
圖片編輯:林繁晶 趙丹惠 馬寧 吳蓉 趙婷婷 張曼怡
制圖:張曼怡
新華社攝影部出品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