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李先生發(fā)現(xiàn),他每日下班途經(jīng)的S58高速南泉出入口更“靚”了:棚頂?shù)?ldquo;南泉”字樣散發(fā)柔光,兩側的樹木裝點上了“火樹銀花”,出口處的一塊L型顯示屏格外醒目,與立柱交相輝映。如今,這樣的“最美夜無錫”更多了,記者昨從市交通工程建設指揮部辦公室獲悉,隨著一批城市出入口門戶、交通重點道路、橋梁等城市景觀亮化項目陸續(xù)完工投用,“最美夜無錫”更璀璨。
入夜,華燈初上,城市之夜更顯魅力。在無錫互通收費站,點亮的“太湖泛波”造型與建筑載體融合,建筑的波浪曲線自然流動、層次豐富,好似翩翩起舞,七彩跑動的效果形似道路上川流不息的車輛,為夜幕下的城市門戶增添了生機與活力。
“前段時間,我的朋友圈又被馬山‘碧玉螺’的燈光秀刷屏啦!”在馬山工作的俞先生,每次下晚班途經(jīng)十里明珠堤,都情不自禁地稍稍放慢車速,一覽沿途美景。俞先生尤其對與十里明珠堤遙遙相望的大咧嘴橋贊不絕口。這座通往拈花灣與靈山景區(qū)的公路橋,橋梁兩側洗墻燈與山邊染光燈相互映襯,如一道霞光劃過青山綠水,行駛其上,讓人如同云游山水之間。
沿途美景接二連三,串珠成鏈。記者了解到,目前,太湖隧道段的馬山碧玉螺側風塔、南泉畫舫側風塔、湖心島風塔等三處出風口建筑物亮化提升均已完成。
其中,造型宛若中國古畫舫的南泉側風塔,靈感出自蘇軾的詩:“明年我欲東南去,畫舫何妨宿太湖。”無錫市交通工程建設指揮部辦公室總師辦陳晶晶介紹,此處的夜景亮化旨在打造“畫舫逡巡太湖灣”,以瓦片燈、射燈突出建筑的飛檐翹角,以鏈式投光燈打亮立柱,以水紋燈渲染船體,營造“水波映舫”的視覺效果。
位于“碧玉螺”及“畫舫”之間的湖心島風塔,是太湖隧道的中部出風口。建筑群由一座三面圍合的輔房及兩座風塔組成,整體形態(tài)莊嚴而古樸。
陳晶晶說,湖心島亮化以舞動的激光燈來傳遞建筑的激情與活力,以靈動的射燈來展現(xiàn)建筑的古樸與特色。仿古城墻、藍色琉璃瓦、垂花、圍欄等建筑語言被燈光充分渲染,使整座“仙島”明暗有致,層次分明。
夜幕降臨,湖心島風塔,猶如墨玉盤中一顆圣潔的明珠,加之“畫舫”與“碧玉螺”的遙相呼應,仿佛共同上演一出璀璨“燈光秀”,點亮“夜無錫”絢麗星空。
“無錫交通通過這一系列城市景觀亮化項目的打造,讓市民和游客能全方位地感受到錫城的靈動、品位與魅力。”市交通工程建設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jù)悉,無錫東收費站的改造目前正在進行,預計今年4月完工,屆時配合流動的燈光設計,將著力打造一個全新的“時光隧道”。(徐兢輝、陳霏)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