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中國成立后,大批青年響應號召支援國家建設,何常勝攜妻劉美心背井離鄉(xiāng),從揚州江都移居安徽淮南,終是在淮河邊上扎下了根。待三年困難時期結束,何家終于盼來團聚的機會,老太太何文氏帶著大孫女何家麗乘船前往。
1962年的田家庵碼頭,客人魚貫下船,人來人往,甚是熱鬧。或拎著行李匆匆趕路的行人,或駐足觀望的閑人,他們的身影交織,一眼望去全是陌生面孔,唯獨不見何常勝的身影。原本何常勝要來碼頭接人,可偏巧劉美心突然生產(chǎn),鄰居家小女孩張秋芳領著祖孫二人直奔保健院而去。
這一次見面,何家麗看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父親,以及對她而言完全陌生的二妹何家文。何常勝骨子里有著一些男權思想,并覺得男孩將來可以頂門立戶,再加上工友朱德啟預言劉美心肚子里保準是個男孩,所以他就把男娃的希望寄托于第三個孩子身上,結果到頭來又是個丫頭片子。
向來與何常勝不對付的大老湯,篤定他就是沒個男娃的命,而他一時之間難以接受,找了個借口就去跟朱老大抱怨訴苦。朱老大喪妻無子,經(jīng)歷的事情比較多,看待事情的角度也比較通透,他勸說何常勝要學會認命,何必再給自己添堵。
婆婆何文氏非常明事理,好言勸慰劉美心,親自給對方熬了紅糖水喂服。等到了后半夜,何常勝想通許多事,輕手輕腳地回了家,終與媳婦達成一致,既不耽誤孩子讀書,也不急于一時要兒子,反正趁著年輕還能再生。
大老湯得知何常勝有了第三個丫頭,心里甚是得意,工廠里對他含沙射影。反觀何家麗去新學校報道,在課堂上展示一套軍體拳,引起湯為民的注意。放學的時候,湯為民帶著一幫小男孩攔住去路找茬,何家麗一個反抓就將湯為民制服,其他人見狀一哄而散。
這年頭吃不飽飯大有人在,能吃得起肉少之又少,何文氏心疼兒媳婦剛生完產(chǎn),熬了點豬肉渣準備犒勞一下,怎知竟被何家麗偷吃。面對父母的批評,何家麗心里同樣委屈,但何文氏諄諄教誨,解開了她幼小心靈深處的郁結。
很快,湯婆子帶著湯為民上門大鬧,只因兒子被湯加麗推了一把,氣得她在院子里破口大罵,得理不饒人。何家麗據(jù)理力爭,可父親只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令她不得不忍著委屈賠禮道歉,家里更是拿出珍貴的豬油送給湯家,本就不寬裕的家庭已經(jīng)雪上加霜。
第二天一大早,何文氏帶著何家麗去林子里挖野菜,摻和點面進油鍋烙成餅,暫且解了口腹之欲。何常勝深知總這樣不是一回事,拿著自己的皮襖子就交給朱老大,拜托他幫忙換肉票,朱老大把僅剩的一斤肉票送給何常勝救急。
因為夫妻倆白天還要工作,所以換肉的任務就交給了何家麗�?上жi肉是個稀缺物,每隔一段都是限量兌換,湯婆子再次耍無賴插隊,等她換完了肉,再也沒有豬肉可以換,除非等半個月后。
幸好何家麗比較機靈,一眼瞧見了剩下的豬尾巴,便與豬肉販子好說歹說,總算把豬尾巴拿回家里。何常勝見狀不禁感慨女兒終究比不上兒子,但他這一句無意的話深深傷害了何家麗,當場就跑去找湯婆子討說法,卻又沒有占到半點公道。
也正因如此,何家麗剪發(fā)明志要保護全家,證明自己絲毫不比男孩差,何常勝瞧著女兒這么懂事,內心很是動容,領著她就去朱老大船里吃馓子。當晚父女倆開開心心地回了家,何文氏得知何家麗的事,同樣心中非常感動。
轉眼來到了1965年初,何家麗為讓家里解解饞,一大清早就去河邊捕撈,恰好湯為民撞見這一幕,熱情地過來幫忙,兩人共撈了兩只鱉,各分一只。湯為民的小弟被鱉咬了手指,哭喊聲引來了湯婆子,導致捉鱉事件敗露,她當場找來市場管理處,檢舉何家有資產(chǎn)階級生活作風問題。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