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欽若前來找丁謂,誰知丁謂避而不見,王欽若更是火上一層,女兒只替為丁謂說話,可王欽若心疼女兒,甚至提議讓兩人就此和離,避免跟去那荒涼之地,可女兒是鐵了心要跟從丁謂,不在他失意之時離開,王欽若氣的倒在座位上,吐不出半句。
劉娥親自來到寇準的府上,兩人紅葉煮酒,劉娥主動說起找尋遺詔之事,寇準不語,前日劉娥處理丁謂的事情、以及在國喪的時候處理外邦之事,通過劉娥的妥當處理,一切都盡然有序。就連寇準也挑不出半點過錯。劉娥笑而不語,談起先帝拯救自己于困苦,而先帝對寇準更是有知遇之恩,寇準看到劉娥對先帝仍是用情至深的樣子,心中的想法慢慢有了轉(zhuǎn)移。
丁獻容打發(fā)了妾室柳兒,特意來找陵陽,請求陵陽為現(xiàn)在身處于水火之中的丁家說一句好話,陵陽轉(zhuǎn)頭無視丁獻容的請求,丁獻容則窮追不舍,誰知失手將陵陽推向柱子,陵陽暈倒在地,丁獻容嚇得愣在原地。太醫(yī)趕緊前去宮內(nèi),劉娥在外頭焦急等待,太醫(yī)滿頭大汗地走出,弱弱地說道,陵陽不僅失去了子嗣,甚至失去了生育的能力,劉娥凝視著屋內(nèi)的陵陽,久久說不出話來,無法再有自己的孩兒,劉娥深知這樣的痛苦,陵陽同樣也知曉了這消息,近乎下跪似地請求劉娥,一定要準許自己與丁獻容和離。即使陵陽不說,自己也有此意。丁謂得知了此事,再次怒火中燒,面對眼前犯下大錯的兒子,丁謂再無辦法,至此,丁家只能垂頭喪氣地接受旨意,被調(diào)去偏僻之地做一小小知府。
陵寢終于接近完工,下葬之日改為下月,劉娥的心中不禁還是萌生出對元侃的愧疚。臣工再報,遼朝使者來京,劉娥避而不見。幾日后,先帝出殯的日子到來,禮儀開始,寇準從床上驚醒,怎么說都要堅持去見先帝最后一面,誰知病情還未康復的寇準著急地竟然吐血,跪倒在自家門檻前,最終還是未來得及趕上。
劉娥和受益在地宮送了元侃最后一程,劉娥望著元侃的梓宮,仿佛再見到昔日愛人對自己的聲聲呼喚,劉娥淚如泉涌。
或許是過度悲傷引起的病癥,劉娥虛弱地躺在床上,受益滿臉心疼地為劉娥喝藥、吃水果。得知四大輔臣在外求見,劉娥親自會面,王欽若提出幾人根據(jù)先帝的口諭遺詔擬出來的登基詔書,劉娥過目后,便讓臣工等人負責安排登基事宜,眾人下跪請求劉娥依照登基口諭,正式垂簾聽政,可劉娥還是遲遲不應(yīng)允,只是讓日后再議。曹利用更是提到,寇準在先帝下葬之日逝世,如今后事已經(jīng)安排妥當,按照寇準的意愿,埋葬在山腳之下,劉娥不禁露出惋惜十分的表情,在內(nèi)心留下無限悲傷。
蘇義簡來與劉娥私下見面,再次勸說劉娥垂簾聽政。蘇義簡知道劉娥在心中多有疑慮,便呈上了在寇準府中發(fā)現(xiàn)留下給劉娥的書信,原來是寇準為劉娥準備的治國良方,書信中,寇準特意請求劉娥親萬機。遵循先帝之名,治理國家。
登基典禮開始,受益終成皇帝,而劉娥作為太后垂簾聽政,兩人一起站在朝堂上,接受著大臣們的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