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年,趙匡義繼位后,為收復(fù)幽州十六州御駕親征,最后中箭負傷,箭傷久治不愈,趙匡義決定立太子以安邦定國。三位皇子如今皆以長大成人,趙匡義向宰相趙晉詢問到立儲的看法,趙普肯定文武雙全且憂國憂民的三皇子。趙匡義直言道自己最為憂心的并非三位皇子,按照傳位舊制,皇位應(yīng)當交給秦王,但平日驕縱不法的秦王實在難以服眾,就此一事,趙匡義與趙普達成一致,準備先發(fā)制人。
第二日早朝,趙匡義立下圣旨:三位皇子最先誕下皇孫者,便能夠得到儲君之位。聽到圣旨的長子—楚王趙元佐以此次子—許王趙元僖互相交換了一個眼神,只能下跪領(lǐng)旨。散朝后,許王憤恨地向楚王抱怨著,如今三皇子元侃的妃子即將臨盆,父皇明顯是偏袒,楚王不語,只是不敢相信父皇會為了三弟而打破舊制。殿堂內(nèi),元侃跪在趙匡義面前,請求皇帝收回成命,自己不愿越矩得到皇位,這番話使得趙匡義惱怒不已,此時云州將軍前來報道,云州受外敵攻擊,如今兵臨城下,正處于危難之中,一旁的元侃聽后便主動請纓,趙匡義聽后也是眉頭緊皺,不過為了三皇子日后能夠征服人心,還是點頭答應(yīng)。
戰(zhàn)火連天又逢天災(zāi)不斷,朝廷陷入內(nèi)憂外患、前途未卜。元侃在外御敵,而他的襄王妃臨盆在即,恰逢地震,王宮中地動山搖,侍女李婉兒急忙去扶,奶媽趕緊去取來熱水,為王妃接生。就在此刻,皇宮瞬間坍塌成為廢墟,皇上和四弟楚王被困,好在皇子們積極尋找,年邁的趙匡義才再撿回一條命。正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后福,皇孫恰巧也在這場震蕩中誕生。
早朝時,眾人向趙匡義報喜,可將領(lǐng)卻沖入大殿上,說到三皇子在地震中墜入懸崖身亡。喜事的愉悅還未散開,襄王妃與趙匡義便開始為元侃守靈,看著靈堂上熊熊燃燒的火盆,趙匡義回想到與楚王同時壓在廢墟下,以為自己必死無疑,面對楚王的詢問,趙匡義干脆承認自己為了皇位殺死二哥,偽造遺詔,并且承諾,如果能夠存活下來,趙匡義愿意立德昭為太子。襄王妃還沉浸在悲痛之中,突然有侍女跑來通知說道:王爺沒死,而是平安回來了。
同樣大難不死的楚王此刻卻無法心靜,皇帝的坦言令楚王感到不齒,虛假的承諾也再無法得到楚王的信任,原以為剩下的兩位皇子會為了皇位勾心斗角,但是聽到了皇子們急切前來廢墟想要救出趙匡義的聲音,楚王的表情徒添了幾分懊惱。
元侃果然未死,不僅如此,甚至還牽著一匹馬,上面坐著一位身著素衣的女子。襄王妃急切去迎,卻發(fā)現(xiàn)了陌生女子的身影。劉娥在戰(zhàn)火下被元侃相救,這才被一路帶回了王府。奴婢們?yōu)閯⒍鹗嵯矗瑓s故意在劉娥面前談?wù)摰酵蹂谕醺豢珊硠拥牡匚�,劉娥不解為何襄王妃愿意答�?yīng)元侃將自己帶入王府,奴婢們只是說到王妃一心想要王府再添丁火�?此浦皇呛唵蔚姆蹋瑢嶋H上,這些奴婢們都在替王妃摸清劉娥的身子,看著劉娥肩上的圖案,老奴婢認出是懷過孩子的標記,迅速將情報轉(zhuǎn)告給王妃,安慰說到,原來劉娥不過是王爺帶回來的村婦,當作下人,這才令王妃寬心不少。
夜已深,元侃與王妃同在一張床上,心里的想法卻盡是不同,元侃回想到自己解救了劉娥之后遇上地震,劉娥竭力救回自己,甚至磨藥費心照顧,聽著劉娥哼唱的歌謠,燭火下的她在元侃的眼中顯得更有韻味。襄王妃攀上元侃的肩頭,提出想要留劉娥做府內(nèi)丫頭,可元侃只是默不作聲,一下吹滅燭火,冷漠說道要帶劉娥見皇上。
第二天,襄王妃替元侃帶賞賜給劉娥,以獎賞劉娥救下元侃,誰知劉娥根本沒有要臣服的姿態(tài),只是禮貌地拒絕。近幾日來,元侃的冷漠相對已經(jīng)使得襄王妃擔憂不已,劉娥的出現(xiàn)更令襄王妃懷疑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
陌生的環(huán)境使得劉娥變得覺少,不忍女侍官李婉兒為自己受凍,劉娥親切地招呼她和自己一同入眠,被問到憂心事,劉娥又再次陷入到回憶當中,出生于蜀地的自己卻飽受戰(zhàn)亂的迫害,熟悉的村鎮(zhèn)被遼軍破壞,連自己依賴的婆婆也慘死在敵人的刀下,元侃聽后很是動容,這才決定將劉娥拯救出危難中。但看到眼下的情況,劉娥反倒寧愿和元侃粗茶淡飯,也不要像這樣勾心斗角�?吹絼⒍鸬奶幘常钔駜夯叵氲阶约哼^世的姐姐,真情感染之下,兩人認了姐妹,婉兒興奮地帶著劉娥俯視王府,仔細介紹起來。
襄王妃看著劉娥闖入自己的生活,一步步踏入王府,即使再有不甘,也只得接受。元侃決定帶著劉娥上朝向皇帝要個名號。但一看到三皇子一家人,趙匡義急著要見皇孫,誰知皇孫一到皇上的手上就哭個不停,劉娥主動上前請求、哄好了皇孫,皇上不禁好奇起來,元侃借機為劉娥討要封號,趙匡義便提出讓元侃抱著皇孫舉辦初生禮來沖喜,禮后便答應(yīng)讓元侃迎娶劉娥。
初生禮當日,民眾們圍觀看著襄王妃抱出皇孫,誰知在一片祥和中,刺客混入在人群當中,一箭射中王妃,王妃急忙將皇孫遞給一旁的侍從,誰知竟在混亂中遞給了劉娥,情急之下,劉娥帶著皇孫逃跑,一路到了市集上,劉娥正準備帶著王妃回到王府,誰知一個路人突然掏出刀來逼向皇孫,使得皇孫喪命于集市。受到箭傷的王妃得知消息之后痛徹心扉,劉娥遭受誤會落入大牢,婉兒十分信任劉娥,請求奶娘在王妃面前幫忙說情,而另一邊,元侃在大殿上向皇帝磕頭想要換來劉娥一條性命,但皇上還是執(zhí)意賜毒酒,最后還是由奶娘以換取元侃的好感為由勸說王妃饒過劉娥。王妃思索之后,還是忍痛拿出父親郭翰林寄來的令牌,讓婉兒將其交給承事郎蘇以簡來搭救劉娥。一聽到劉娥的名字,蘇以簡似乎想到了什么,思索不已。
元侃久跪在殿前,王妃也一同趕來,為劉娥求情。皇上看著懂事的郭妃,不禁更怒于元侃被劉娥迷惑了心智,決定不改圣旨。困在大牢中的劉娥看著送來的毒酒,心中萬分不甘卻也只得吞下,劉娥端起毒酒一飲而盡,頓時藥效發(fā)作、倒地不醒。
在王府,李婉兒闖進廳堂,一臉遺憾說道自己來遲一步,沒有救回劉娥。怒氣攻心的元侃還未出聲,圣旨又再次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