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質(zhì)問王藺到底什么時候才能罷休,又問王藺之前對自己說過的話,到底是真心還是假意,王藺說自己所說的都是肺腑之言,長公主聽罷,說自己從此以后只是王朝的長公主,她和王藺的夫妻情分就此斷絕,既然王藺要毀馬氏江山,那她就為皇帝殉葬,讓王藺也嘗嘗喪親之痛,說罷,長公主便自刎于眾人面前,王藺顧不上其他,趕緊上前抱住長公主,但為時已晚,王儇見母親自刎于自己眼前,急火攻心,當(dāng)下暈了過去,蕭綦見狀趕緊上前查看王儇的情況,發(fā)現(xiàn)王儇身下出血,在這一日,王儇不僅失去了自己的母親,還失去了自己的孩子。王儇的眼淚,仿佛都在這些天流盡了。
不管王儇如何傷心,命運的齒輪都不會停止轉(zhuǎn)動,皇帝的喪事有條不紊地進(jìn)行著,太子子隆也在一個吉日登基,成為了大成的新帝,并命蕭綦輔政,溫宗慎官復(fù)原職,皇后則成為太后,謝宛如封為皇后。王儇和蕭綦送長公主下葬后,問起朝廷的情況,蕭綦說子隆下了密令,殺了先帝寢宮里所有的醫(yī)官,宮人,令皇帝駕崩的事實蓋棺定論,至于王藺,子隆和太后念及同族之情,不表其謀逆罪過,只給了王藺一個結(jié)黨營私的罪名下獄,這樣也能免王氏一族遭受牽連。王儇還期盼著子隆能放過王藺一命,但殘酷的事實擺在眼前,三日之后,王藺就將被問斬,蕭綦勸王儇去看看王藺,畢竟王藺是她的父親。
子隆想要徹查王氏一族謀反之事,想要查出朝中還有誰是王藺的人,太后卻反對子隆繼續(xù)查下去,說王氏是他們的母族,也是士族的代表,子隆心下不滿,覺得自己已經(jīng)是皇帝了,如果事事還要太后做主,那不如讓太后廢了他,兩次宮變已經(jīng)讓子隆心驚膽戰(zhàn),如果不是蕭綦,他根本坐不上皇位,太后卻讓他不要太感激蕭綦,臣子守護(hù)皇帝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如果要封賞,給他一張免死金牌就可以了。這邊謝宛如被太醫(yī)診出了喜脈,她得知消息后便去找太后和子隆說了這個好消息,子隆欣喜不已,太后臉上卻沒什么笑容,還以謝宛如有孕為由,不讓她掌管后宮事宜,子隆不懂后宮權(quán)力爭奪,一心希望謝宛如好好養(yǎng)胎,便也勸她聽太后的話。
太后讓人帶王藺進(jìn)宮,送他最后一程,王藺雖然已經(jīng)淪為階下囚,但見太后還是一副高傲的樣子,還指責(zé)太后背叛了王氏家族,說子隆根本沒有能力做這個皇帝,他要成大事,自然連至親也不會在乎,太后卻說王藺早就眾叛親離了,王藺心中凄涼,不再多說,只是默默飲酒,太后又向王藺保證,只要有她在,王氏絕對不會落沒。
太后對謝宛如十分防備,謝宛如有孕后,她便不讓子隆去謝宛如房里,美名其曰愛護(hù)謝宛如,謝宛如怒不可遏,對子隆的不作為也很心寒,一旁的下人勸謝宛如不要動氣,擔(dān)心隔墻有耳,謝宛如則暗下決心,下次一定要滅了王氏女的威風(fēng)。
子隆去向太后請安時,問太后為什么決心殺了王藺,又要給蕭綦一塊免死金牌,太后此舉就是要挑撥王儇和蕭綦的關(guān)系,如果王儇知道蕭綦手里有免死金牌,一定會求蕭綦救王藺,如果蕭綦救王藺,就會引起手下將士的不滿,而且就算救下王藺,王藺發(fā)配邊疆也活不了多久,如果蕭綦不救王藺,那王儇和蕭綦之間就一定會心生嫌隙。
王夙突然到豫章王府里找王儇,王夙求王儇,讓蕭綦救救王藺,覺得蕭綦對王儇言聽計從,一定會聽王儇的話,王夙苦苦哀求,但王儇心里卻十分糾結(jié),不肯答應(yīng),王夙以為王儇已經(jīng)對王藺恨之入骨,王夙又說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一家人其樂融融,現(xiàn)在母親沒了,如果王藺死了,那這個家就真的散了,如果王儇不肯救王藺,那他就自己去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