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學生復習備考。 圖文無關。圖/新華社
3月24日,一則“考研最大的遺憾”帖子在網(wǎng)絡引發(fā)關注。
帖文顯示,今年報考廣東某大學的一名安徽考生,在3月22日看到復試消息后,便購買了23日的航班,但受強對流天氣影響,航班延誤,他不幸錯過了24日的復試。
不少學生表示,學校這樣安排復試給到外地考生的準備時間太少,如果因為不可抗力導致缺考不能補考的話,對外地考生非常不公平。
據(jù)紫牛新聞報道,該高校研究生招生辦公室有關老師稱,他無法直接對此事作出回應,將請示領導后由專人聯(lián)系記者。而不少網(wǎng)友和考生,都希望學校能拿出一個回應。
當然,更進一步,則不僅僅是一個回應,而是相應的應急解決方案。如果確因航班問題,入圍復試的考生無法趕到學校進行復試,學校理應有相應的補救措施,而不是讓考生獨自承擔航班延誤,最終影響考研錄取的后果。
另外,如不少網(wǎng)友所呼吁的,應該給考生充足的復試“趕考”時間,而不能“急吼吼”,尤其是外地考生,至少應提前5天告知復試時間。
這確實是一個應該引起重視的問題。如果學校給足了時間,考生因自己安排不當,導致錯過復試,這一結(jié)果當然只能由考生自己承擔。但如果學校給考生的趕考時間過于倉促,那么,考生因不可避免的原因而導致錯過復試,學校則不妨從充分保障考生權利角度,給出妥善的解決方案。
據(jù)報道,該學校招生信息網(wǎng)顯示,復試通知時間為3月21日,各學院的復試時間各不相同。記者還注意到,有部分考生在網(wǎng)上稱,該校的復試通知實際上在3月21日晚間發(fā)布,不少考生次日也即3月22日才在其官網(wǎng)看到。這意味著,留給學生的準備時間就兩天,最多三天。這對外地考生來說,確實是十分緊張了。
盡管教育部等官方機構(gòu)并未對學校發(fā)布復試通知的時間作出具體要求,但從更人性化、也更科學的角度看,學校需要從考生角度出發(fā),為考生留下充足的趕考時間。至少提前5天或一周告訴考生復試時間,或許應成為一條基本要求。
做好考研復試,有助于更加全面考察考生的學術潛能與綜合素養(yǎng)。要充分保障每個入圍復試考生的權利,也需要“雙向奔赴”。
對于考生來說,應該做好考研規(guī)劃,把其中的各種問題盡可能考慮周密一些,認真對待復試。對于學校來說,則要善待每一位入圍復試的考生,切實做好相關服務,給每個考生公平的復試機會與環(huán)境。
為此,我們也期待這場“考研最大的遺憾”,最終能得到一個妥善的解決。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學者)
編輯 / 劉昀昀
校對 / 劉軍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