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清晨7時許,一列從河南洛陽開往杭州的火車上,發(fā)生了一起令人揪心的事件。
47歲的張女士,與20歲出頭的兒子相伴,踏上了來杭務工的旅程。歷經近18個小時的漫長車程,就在火車即將抵達杭州站時,張女士突然行為異常,開始語無倫次,頻繁給周圍人打電話,講述一些毫無邏輯、支離破碎的故事。緊接著,她的情緒愈發(fā)失控,甚至出現(xiàn)了咬舌等自殘行為。
更令人擔憂的是,張女士突然對兒子發(fā)起猛烈攻擊,導致其臉上、頭上鮮血淋漓,場面觸目驚心。兒子望著母親突如其來的瘋狂舉動,一時之間驚愕不已,無法理解平日里溫和的母親緣何如此。緊急下,他迅速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將母親送往浙江省立同德醫(yī)院急診科。
在急診室,醫(yī)護人員一邊安撫張女士的情緒,一邊迅速展開檢查。經過詳細評估,醫(yī)生排除了器質性病變的可能,最終診斷她患上了“旅途性精神障礙”。原來,張女士一直獨自生活,與外界的交流極少。這是她第一次遠行,長時間的旅行最終導致了精神障礙的發(fā)生。經過初步的對癥治療,張女士的情緒穩(wěn)定了下來,但仍需住院接受進一步的治療。預計兩周后可康復出院。
春節(jié)返程期間高發(fā)
這種“隱形殺手”讓無數(shù)人崩潰
旅途性精神障礙,這個病大家可能從未聽過,但它卻可能悄悄盯著每一個長途旅行的人。尤其春節(jié)、國慶等長假返程高峰或開學季,是這種病的高發(fā)期。據急診科主任韓芳介紹,張女士的情況并非個例,每年春節(jié)返程期間,醫(yī)院急診科都會接診不少類似患者,有的是第一次出遠門的打工者,有的是趕著返校的學生,還有的是探親返程的老人。急診科主任韓芳介紹。
為什么會患上旅途性精神障礙?韓芳主任解釋,無論是火車、飛機還是長途汽車,長時間乘車、睡眠不足、環(huán)境擁擠、情緒焦慮等諸多因素交疊在一起,旅途性精神障礙就可能成為春節(jié)返程路上的“隱形殺手”。
“首先,春節(jié)返程大軍中,不少人是第一次出遠門,尤其是文化程度較低、年齡偏大的群體,長時間乘車加上睡眠不足,容易誘發(fā)精神異常。其次,車廂內人多擁擠,空氣不流通,二氧化碳濃度升高,乘客長時間站立或坐在硬座上,身體極度疲勞�!表n芳主任表示,值得一提的是,內向、孤僻、悲觀的人更容易受到環(huán)境影響,尤其是在陌生環(huán)境中,缺乏人際交流,心理負擔加重。尤其是上車前就存在焦慮、緊張情緒的人,更容易在旅途中“崩潰”。
韓芳主任提醒,如果你或身邊的人在旅途中出現(xiàn)以下異常情緒或行為,要警惕是旅途性精神障礙,應及時尋求幫助:定向障礙,分不清時間、地點,甚至認不出身邊的人;感知覺障礙,出現(xiàn)幻覺,比如聽到有人罵自己、看到奇怪的東西;情緒障礙,突然緊張、焦慮、恐懼,甚至無緣無故哭泣或大笑;行為障礙,沖動傷人、毀物,甚至跳車、自殘。
預防旅途性精神障礙
8點建議請謹記
春節(jié)返程高峰還在繼續(xù),大家關注身體疲勞的同時,也要重視心理調適。預防旅途性精神障礙,韓芳主任給出以下幾點建議: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和身體狀態(tài),上車前確保充足睡眠。旅途中避免攜帶貴重物品和巨款,以減少精神上的壓力。結伴而行,相互照顧,輪流睡覺,消除孤獨感、緊張感和疲勞感。保證規(guī)律進食和飲水,防止過度饑餓和脫水。打開車窗,保持空氣流通,防止缺氧。攜帶抗焦慮藥物,以應對可能出現(xiàn)的精神崩潰狀態(tài)。一旦發(fā)現(xiàn)心煩不適、胸口憋悶、呼吸加快等癥狀,應立即到通風處呼吸新鮮空氣,并適當活動以減輕身心疲勞。如果旅途中出現(xiàn)情緒低落、焦慮等癥狀,及時向列車工作人員或專業(yè)醫(yī)生求助。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