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114件(套)珍貴文物來杭“出差”
每日商報訊 清代皇帝喝的茶長什么樣?明成化年間的斗彩雞缸杯為何能被拍出上億天價?杭州哪一位名人的作品上能看見蘇軾、乾隆的親筆題字?……本周五,一場以“茶”為主題的大展——“故宮·茶世界 茶文化精品文物展”即將在浙江省博物館之江館區(qū)上演,展覽集結(jié)了不少從故宮博物院遠道而來“出差”的珍寶,有些更是首次出故宮對外展示。昨天,展覽舉行了媒體探營活動,記者提前打聽了一番。
乾隆、蘇軾上演跨時空“對話” 首次出故宮展示
從一樓臨展廳入口進入,沿著紅墻一直往里走,在第二展區(qū)“茶:宋清貢茶”,擺放著一整面展架的茶葉,包括龍井芽茶、龍井茶、人參茶膏、陽羨茶、碧螺春茶、春茗茶等十余種清代存世貢茶。有用錫器裝的、也有用陶罐裝的,湊近了仔細看,還能看見盒子外復雜繁瑣的精美紋樣。
據(jù)導覽部負責人郭濤介紹,這些茶葉,都是當時從各地上貢的皇家用茶。
與之相對的一側(cè),“大圣遺音琴”安靜又神秘,通體呈現(xiàn)栗殼色,散發(fā)著古樸低調(diào)的光芒。這把琴誕生于安史之亂時期,即便歷經(jīng)千年風雨,琴身依舊完美。
但誰能想到,“明珠”也有蒙塵的階段,“在故宮博物院的檔案中,這件文物曾被記載為‘破琴一張’,直到后來經(jīng)過鑒寶專家的整理,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張非常珍貴的唐代古琴。”
在第三展區(qū),還有一件重磅展品(《林逋行書自書詩卷》),集結(jié)了名家真跡,作品的主人是曾經(jīng)的杭州人——林逋。作為當時“反內(nèi)卷”第一人,林逋中年時期隱居于西湖旁,因“梅妻鶴子”被大家所熟知。
縱覽《林逋行書自書詩卷》,不難發(fā)現(xiàn),上面印著許多大小不一的印章和題字,其中就有杭州“老市長”蘇軾和“章總”乾隆的真跡。
“乾隆皇帝非常喜歡林逋這種隱世的生活,他曾六下江南,每次都會帶上這幅詩卷。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林逋的詩卷更像是一個‘留言板’,能夠讓我們看到從宋代到清代不同書法家的題名,展現(xiàn)了另外一種跨時空對話。這件文物也是首次出宮展示�!惫鶟f。
故宮珍藏的114件(套)珍貴文物亮相浙博
部分文物僅限展出一個月
本次展覽聚焦中國茶文化發(fā)展的兩大高峰時代——宋與清,以“宋人與茶”“清人與茶”為脈絡,以茶為經(jīng),宋徽宗與清高宗的時代背景為緯,交錯對置,編織出一幅絢麗的茶之畫卷。
目前,展覽各項籌備工作已基本結(jié)束,本周五就會和市民朋友見面。展覽位于浙江省博物館之江館區(qū)一樓臨展廳A,將持續(xù)至4月6日。
大展共設六個展區(qū),匯集故宮博物院藏114件(套)珍貴文物及相關史料,涵蓋書畫真跡、器物珍寶、存世貢茶、古籍善本。比如,“蔎:四家與茶”展區(qū),展出了黃庭堅、米芾等人的書法真跡。對于書法愛好者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除了眾多平時難得一見的藏品,大展突破性地將歷史文物與當代審美融合,營造極具藝術感染力的沉浸空間。通過“宋與清”的文物敘事和“古與今”的視覺表達,呈現(xiàn)中國茶文化兩大高峰時代的飲茶風貌、人文精神、審美高度與藝術成就。
不過,出于對書畫文物的保護,部分文物僅限展出一個月,感興趣的市民朋友大家可以通過“浙江省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購票前往。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