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報訊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在這美好的時光,傳統(tǒng)的吉祥書畫和印章作品顯得尤為珍貴,它們承載了先賢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將這些承載著平安吉祥的祝愿延續(xù)至今。今天,我們不妨從西泠印社所藏的一些作品中,感受這些以“新春吉祥”為主題的書畫印藝術。
“玉堂富貴”是傳統(tǒng)的吉祥題材,民間常以蘭花象征玉堂,牡丹花象征富貴,用這兩種花卉借喻玉堂高貴,寓意步步高升、太平富貴。清代張子祥的“玉堂富貴圖軸”,牡丹、玉蘭、海棠巧妙搭配,手法工謹,玉蘭、牡丹的形象和色彩雍容華貴,畫面上段主體的玉蘭,白衣勝雪,為畫面增添高雅的氣韻;下半段的牡丹,典雅富麗,在描繪和敷染中多了幾分高雅之姿,仿佛將富貴吉祥具象化,讓人觀之滿心歡喜。
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吳昌碩的“貴壽神仙圖軸”,牡丹、水仙與頑石相互交融。吳昌碩以他獨特的大氣磅礴風格,將牡丹、水仙及頑石三者有機結合,營造出一個既古拙又生動的畫面。水仙花清新雅潔,牡丹花濃艷香郁,加之頑石的沉穩(wěn)堅實,整個畫面和諧統(tǒng)一,自然流露出生命力與藝術美感�!百F壽神仙”四字,更是為新春增添了富貴長壽、安康如意的祝愿。
當代藝術大家,詩、書、畫、印皆擅并獲得大成者,屈指可數(shù)。身為吳昌碩嫡傳弟子,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長的諸樂三,承繼吳派精髓,又自成一格。諸樂三拓本博古“萬華堂稱上壽”圖軸,在構圖上入古出新、匠心獨運,既蘊含古韻又別具新意,不落俗套。在繪畫風格上,繼承吳昌碩“篆印入畫,格高韻古”之妙,將金石韻味融入筆端,作品古韻盎然。
西泠印社早期社員金承誥的“美意延年”白文方印亦值得細品�!懊酪庋幽辍北揪褪敲篮米8UZ,金承誥作為晚清篆刻大家,其印作神形兼?zhèn)�,內容與形式完美統(tǒng)一,朱文印白文印俱佳,這方印更是彰顯出他精湛的篆刻功底,讓這美好的寓意在印面中得以永恒留存。
吳讓之的“延年”白文長方印,有著獨特韻味。吳讓之深諳“以書入印”“刀筆相融”之道,朱文印平正中見飄逸,白文印也在他手中展現(xiàn)出清新靈秀、寧靜淡泊的氣息,仿佛把“延年”的美好期許融入到了每一刀每一劃之中,達到了篆刻藝術的佳境。
徐三庚的“安且吉兮”白文方印,創(chuàng)作于其42歲時。他早年受浙派影響,后融會貫通形成獨特風格。此印或也融合了他多樣的藝術探索,展現(xiàn)出別樣的古樸與雅致,“安且吉兮”四字承載著平安吉祥的祝愿,印面中仿佛能看到他對藝術的獨特理解與精湛技藝。
“吉祥”朱文橢圓印,出自清代篆刻大家吳咨之手。他精于篆刻,宗鄧石如,章法上苦心安排,印文處理善變化,分朱布白靈巧,平中有奇又穩(wěn)當�!凹椤倍衷谶@橢圓印面中,通過他的妙手安排,更顯靈動,傳遞出滿滿的祥瑞之氣。
黃學圮的朱文“飲且食兮壽而康”白文“古鄖琴道人”二面印,風格古樸有致,疏朗瀟灑。白文工整,用刀沉著痛快,朱文線條雅正秀潤,將“飲且食兮壽而康”這一關乎健康長壽的美好話語通過印面展現(xiàn),讓人感受到傳統(tǒng)藝術與吉祥寓意的完美結合。
童大年作為西泠印社首批社員,其“平安”朱文方印也別具一格。他出身書香世家,一生與金石書畫結緣,治印功底深厚。這方“平安”印,刀法嫻熟,爽而酣暢,古樸典雅,承載著人們最質樸的平安祝愿。
這些西泠印社社藏的書畫印作品,以各自的方式演繹著吉祥主題,傳承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美好寓意,在歲月長河中熠熠生輝,供后世之人長久欣賞,細細品味。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