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浙江多地晝夜溫差較大。氣溫劇烈變化容易引發(fā)血壓大幅波動,冬季血壓為何不易控制,老年人如何穩(wěn)住血壓?近日,“老年報健面”直播間內,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yī)師高靜就相關問題與大家暢聊。
寒冷刺激、水分缺乏、活動減少、攝入過多是冬季血壓波動劇烈的四個主要原因。
受寒冷刺激,身體交感神經會變得更加興奮,使外周血管收縮明顯,血管阻力增加,血管壁承受壓力增大,導致血壓增高。
冬季口渴的感覺明顯減弱,這會導致水的攝入量減少,加上室內取暖設備使空氣干燥,增加人體水分消耗,導致機體水分不足,引起血液黏稠度增加,加劇血流阻力,引發(fā)血壓升高。
冬季活動減少則會導致體重增加、心肺功能下降,也會讓血管彈性下降,使血壓更易發(fā)生波動。
此外,冬季高鹽、高熱量、高脂、高鈉食物攝入過多,日照時間變短,導致情緒低落等因素也容易導致血壓波動。
日常監(jiān)測血壓是掌握血壓動態(tài)變化的重要手段。在血壓容易升高、波動的冬季盡量每天都測血壓,早晚各1次。測量血壓前,要坐位安靜休息至少5分鐘。推薦使用經過準確性驗證的上臂式電子血壓計,不建議使用水銀柱血壓計。
如果連續(xù)3天的血壓高壓高于140毫米汞柱或者低壓低于90毫米汞柱。除了要調整作息和飲食外,建議及時到醫(yī)院就診,調整藥物。
個別高血壓患者可能出現血壓下降的情況,連續(xù)3天血壓高壓低于110毫米汞柱或者低壓低于60毫米汞柱的患者,也建議到醫(yī)院調整藥物。
醫(yī)生提醒,部分患者高壓可能會高于180毫米汞柱,或者低壓高于110毫米汞柱,重復3次測量血壓如果都是升高狀態(tài),尤其是伴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或短暫意識喪失、肢體行動不力等情況要及時就診,警惕卒中風險。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