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的杭城還是陽光明媚,這幾天卻突然降溫,寒風瑟瑟。如此大的溫差會讓人們難以適應,尤其是老年群體,容易出現上呼吸道感染、血壓升高、頭暈頭痛,甚至心絞痛和腦梗死。
溫差大的時節(jié),人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來減少疾病,增強體質呢?一起來聽聽浙江省中醫(yī)院急診醫(yī)學科童一心醫(yī)師的養(yǎng)生之道。
氣溫忽高忽低,增減衣物要及時
70歲的張大伯(化名)有慢阻肺,高血壓病史,每當天氣變化較大或在寒冷季節(jié)時,就容易反復咳嗽咳痰,胸悶氣急,需住院治療。
近日天氣變化多端,流感高發(fā),張大伯的身體也跟著不適起來,慢阻肺復發(fā)病性加重,被緊急送往浙江省中醫(yī)院急診醫(yī)學科。急診醫(yī)生童一心診斷后,發(fā)現張大伯咳嗽痰多,胸悶氣急,而且氧飽和度偏低,聽診兩肺還有干濕啰音。張大伯被收治入院,在進行消炎、平喘、止咳化痰等對癥治療后,病情逐漸好轉。
童一心建議,進入冬季晝夜溫差大,大家要合理穿衣。尤其是老年人群,建議穿羽絨服之類較輕的衣料,因為過重的棉襖、毛衣會限制活動,增加跌倒風險。除此之外,還要注意肢端的保暖,特別是要注意頸部和頭部,可以佩戴帽子、手套、圍巾等,避免冷空氣的刺激造成血管收縮而導致頭暈頭痛。
“一般推薦分層穿搭法:內層可選擇透氣、吸汗,最好是純棉材質的衣物。因為人體在活動時會出汗,純棉材質可以很好地吸收汗液,保持皮膚干爽;中層可以選擇保暖性較好的材質,當天氣變冷時,中層能起到保暖作用,天氣轉暖,又方便脫卸;外層最好選擇防風、防水的外套。可以選擇帶有防水涂層的風衣或者輕便的沖鋒衣,在忽冷忽熱的天氣里很實用�!蓖恍慕榻B。
目前,杭城的病毒性感冒發(fā)病率較高,老年人抵抗力較差,容易引發(fā)呼吸系統疾病。童一心提醒:老年人群要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如果不慎感染患病,要及時去醫(yī)院就診不要拖延病情。
老年群體如何安然過冬?“衣食住行”均需注意
除了要注意溫差及時增減衣物,天氣忽冷忽熱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關節(jié)炎患者也要特別注意。
“氣溫頻繁的變化會導致血管頻繁的收縮與舒張,引起血壓大幅度的波動,容易誘發(fā)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腦血管病等;還會削弱氣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加上天氣多變各類病原體異常活躍,哮喘及慢阻肺患者出現身體異常及時就醫(yī);在寒冷天氣下,尿酸鹽更容易在關節(jié)腔內沉積,從而引起痛風的急性發(fā)作。所以,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要做好保暖�!�
冬季天寒地凍,肅穆瀟瀟,老年人該如何健康生活,安然過冬?童一心建議從“衣食住行”著手,做好以下五點:
注意足部保暖
穿衣推薦采用“分層穿衣法”,同時注意足部保暖,因為足部距離心臟較遠,血液循環(huán)相對較差,所以要格外重視。
飲食營養(yǎng)均衡
老年人群可多吃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新鮮水果蔬菜,如西蘭花、菠菜、橙子、蘋果等,每日攝入一定量的優(yōu)質蛋白,同時要減少高鹽、高脂、高糖食物的攝入。
運動要舒緩
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運動,最好是午后氣溫較高時進行。運動強度要適當舒緩,可選擇散步、太極、八段錦等,以全身微微出汗為宜。特別要注意的是,運動前后要及時增減衣物。
安全合理用藥
老年人如果有慢性疾病或其他需要長期治療的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等,嚴格遵醫(yī)囑服藥。如果血壓波動較大需即時聯系醫(yī)生調整用藥,切勿自行隨意更改藥物劑量或停藥,以免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建立規(guī)律的日常作息
冬季天氣寒冷,建議老年人適當晚起,保證充足睡眠,避開凌晨較低的氣溫對身體造成的刺激。可適度午睡,時間以1小時左右為宜。同時,要保持室內溫度濕度適宜,注意室內空氣流通。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