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貼秋膘。冷颼颼的天氣,不少人惦記起了熬豬油這件事。那份油脂的香氣和豬油渣的脆爽總是能勾起許多人的饞蟲,唇齒間還會閃現陣陣童年回憶。
橙友分享熬豬油小廚藝
橙友“天蝎園兒”在#小廚藝#話題發(fā)帖說:“想吃豬油拌飯嗎?豬油立刻安排上。自己親手熬制,大功告成裝罐放冰箱,隨時享用,從小吃的豬油,用它搭配的食材,特別香。”他還用新鮮熬制的豬油做了份清口的糖桂花年糕,看上去糯嘰嘰香噴噴,讓人無法拒絕。
橙友“新蓮”同樣買了豬板油熬豬油:“搪瓷罐罐又派上用場啦,炒青菜嫩又糯真香呀,這次還潑了豬油辣子,夾饃特香�!�
除了豬油本身,熬豬油的副產物豬油渣也深受杭州人喜愛。豬油渣炒青菜是經典搭配,現在很多杭幫面館里還會單獨提供。橙友“武林低手”說,熬豬油最快樂的,其實是一口燙嘴的油渣,“關火之后,馬上愉快地吃起來,把帶著瘦肉的都挑出來吃了。小時候,我媽會把那些特別焦脆的油渣給我,讓我扒拉扒拉”。
炒素菜的時候用豬油,面湯餃子湯里來一點,可謂是點睛之筆。像橙友“淺笑”說的,每次煮餃子都要放點奶奶熬的“靈魂豬油”,餃子才更香。
橙友“依稀”家里豬油是常年必備,都是自己買了肥肉熬的,每次一小碗,常吃常鮮。他覺得相比植物油,做面條煮餃子餛飩還是加豬油好,香。副產品還可以做油渣面,加豆腐做餛飩餡。
熬豬油有幾點需要注意。首先,火候不能太大,否則容易熬焦。其次在熬制過程中需要不斷攪拌,以免豬板油粘鍋底。熬制完成后,要將豬油過濾干凈,以免殘渣影響口感和保質期。在保存方面,可以將熬制好的豬油倒入干凈的容器中,待其自然冷卻后密封冷藏保存。
什么人適合吃豬油?
說起豬油,有的人很喜歡,有的人很嫌棄。嫌棄的原因除了個人口味,還有出于對營養(yǎng)健康均衡的顧慮�,F如今,豬油已經從很多家庭的日常儲備中消失了。
其實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豬油并沒有許多人想象的那么“不健康”。據中國營養(yǎng)學會理事、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博士范志紅介紹,在熱量值以及促進肥胖方面,按同樣用量比較,豬油和其他植物油差別不大。
從組成來看,豬油中有將近一半的飽和脂肪酸,就是牛油、黃油里含量最多的那種脂肪酸。但它還含有將近一半的油酸,也就是橄欖油中占70%的那種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比較少。
烹調高纖維食材的菜適合有飽和脂肪酸幫忙。這時用豬油來炒菜或油炸,都會增加食物的美味口感。
還有就是,豬油中促炎的亞油酸含量較低,烹調高溫產生的有害物質也較少。但過多的飽和脂肪酸也會促炎,所以并非越多越好。
許多人因為身體疾病原因不敢食用豬油,其實慢性疾病的風險不僅要看用什么油炒菜,還要看整體的能量平衡和脂肪酸平衡。只用豬油、牛油不利于預防心血管疾病,只用含過多亞油酸的植物油也不利于預防心血管疾病。
總之,炒菜油沒有絕對的好不好,而要和食物內容相匹配,和身體狀態(tài)相匹配,哪類脂肪酸相對不足,就有針對性地補這種脂肪酸多的炒菜油。如果沒有特殊醫(yī)囑的話,在總量不超標的前提下,吃肉少的人可以補點豬油和奶油,吃肉多的可以補些大豆油和低芥酸菜籽油。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