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家庭 三代人 七十余載平民史詩
葉兆言,1957年出生于江蘇省南京市,原籍蘇州,中國男作家。著有中篇小說集《艷歌》《夜泊秦淮》《棗樹的故事》,長篇小說《一九三七年的愛情》《花影》《花煞》《別人的愛情》,散文集《流浪之夜》《舊影秦淮》《葉兆言散文》《雜花生樹》《鄉(xiāng)關何處》 等。
最近,葉兆言長篇小說《璩家花園》由譯林出版社出版發(fā)行。小說以南京城南一座老宅院“璩家花園”兩個平民家庭、三代人的生活軌跡為敘事主線,書寫跨度長達七十余載的平民生活史�!啊惰臣一▓@》創(chuàng)造了一個紀錄,它是我現(xiàn)有十四部長篇小說中體量最大、故事時間跨度最長的作品�!比~兆言說,“這是我真正看家的書�!�
上山下鄉(xiāng)、恢復高考、對外開放、出國潮、下海經(jīng)商、國企改革、發(fā)展經(jīng)濟、棚戶區(qū)改造……這部葉兆言心目里寫作生涯內(nèi)的看家好書中,“璩家花園”目睹了主人公天井和一眾親朋好友、街坊鄰居的點滴生活和命運起伏,見證了重大歷史時刻的輪番登場。
“我想把這本書留給女兒。希望有一天她會為此驕傲,自己的父親竟然寫了這樣的一本書。”葉兆言將自己半生的親歷、三代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對文學的不懈探索融合在這部“留給女兒的書”里,以飽滿的真摯感情講述了一個漫長的人生故事。小說首發(fā)于《十月》雜志2024年第1期,被稱為“1949年之后的《南京傳》”,《璩家花園》也不僅僅是關于南京的故事,而是關乎我們每個人、關乎中國命運的故事。
一部親歷者的記憶之書
相傳金陵璩家花園修建于清中葉,祖上做皮貨生意,頗有家資。到了璩民有曾祖父中舉后,大興土木,璩家花園聲名鵲起。不久遭遇太平天國,常年戰(zhàn)爭讓它一落千丈,繁華不再。此后歷經(jīng)近現(xiàn)代各種社會浪潮的洗禮,時至今日,它被列入歷史文化街區(qū)的保護之列。
主人公璩天井生于1954年,他一生都在工廠里做鉗工,葉兆言將自己四年的鉗工經(jīng)歷融入了這個角色中,“我當年是個機修工,我一個特別好的師兄弟,他對一個女孩有了興趣,我看著他從不敢追求,到追求,到追求成,然后結(jié)婚。結(jié)婚以后住在十幾平方米的房子里。新婚的人有自己的房子,很不錯的。他太太后來去世了,他幫著女兒帶小孩,小孩越來越大,不需要他了,他回到過去生活的房子里面。幾十年以后回到過去的生活,我們可能覺得非常難,他很坦然�!边@個真實事件成為《璩家花園》的人物故事主線。
2022年,葉兆言曾出版中篇小說《通往父親之路》,他將其比作“打比賽前的預備和練習”,《璩家花園》是“放大”了的《通往父親之路》的寫法。小說最初的書名是《縫紉機,蝴蝶牌》,這是父輩的記憶,“對于父母一代,縫紉機是一個很重要的物件,它曾經(jīng)是中國婦女很重要的陪嫁”。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