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乎是近幾年來,最危險最有挑戰(zhàn)的一臺手術!”
前些天,在浙大四院手術室里,來自普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手術室的醫(yī)生護士們嚴陣以待。
手術臺上,浙大四院副院長、普外科主任唐喆和副院長、泌尿外科主任鄭一春聯(lián)合開展一例高難度雙側巨大腎上腺腫瘤切除手術,最終成功切除兩個直徑超過20cm的巨大腫瘤。
患者是一名成年男性,叫小軍,今年30多歲,身材和一名七八歲的男孩相差無幾,身高不足1.2米。
近年來,身材瘦弱的小軍肚子卻格外地凸出,“怎么減肥都消不下去,肚子摸起來還硬邦邦的”。
令他沒想到的是,因為經常出現(xiàn)呼吸困難等癥狀就醫(yī)后,竟發(fā)現(xiàn)肚子里面藏了兩個“西瓜”大的腫瘤。
術前一周,發(fā)現(xiàn)雙側腎上腺巨大腫瘤的他從外省慕名趕到浙大四院。
這是一種髓樣脂肪瘤,雖然是良性腫瘤,但是質地很“脆”,輕微撞擊后隨時可能破裂引起大出血,時刻威脅著患者生命。
如此巨大的腫瘤從何而來?
家人回憶,小軍出生2月左右,喂奶特別困難,容易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癥狀,存在高血鉀、低血鈉表現(xiàn),輾轉杭州、上海多地后診斷“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
這是一種新生兒群體中相對常見的罕見病之一,在世界范圍內的活產新生兒發(fā)病率為1/15 000~1/10000。
內分泌科副主任醫(yī)師楊甜介紹,腎上腺位于腎臟上方,是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由于腎上腺皮質類固醇激素合成通路不同酶的缺陷引起,主要表現(xiàn)為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部分患者會表現(xiàn)為電解質紊亂和性發(fā)育異常。
由于缺乏對疾病的認識和重視,在小軍過去的30多年中,沒
有規(guī)律接受激素替代治療,導致垂體過多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刺激腎上腺激素合成的激素)繼而引起腎上腺持續(xù)增生,這是最終導致雙側巨大腫瘤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楊甜說,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群體中發(fā)生腎上腺占位并不少見,約6%的患者可合并髓樣脂肪瘤。
“但既往的文獻報道中幾乎沒有類似的案例,這么巨大的腫瘤非常罕見�!�
兩大“金刀”齊上陣
多學科MDT團隊護航
腎上腺腫瘤作為泌尿外科常見腫瘤,7 cm 以上被認為是巨大腎上腺腫瘤,隨著瘤體的增大,難度和風險更大,由于腫瘤位于后腹膜,位置很深,很難被發(fā)現(xiàn)。
罕見的病癥、巨大的腫瘤,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異常、嚴重發(fā)育異常的體型、受限的肺功能等都給手術的開展帶來巨大困難。
腎上腺血供非常豐富,手術過程中稍不小心,隨時面臨大出血風險,術中移除兩大腫瘤,血管復張、血壓可能迅速下降,這對麻醉醫(yī)生同樣是一份巨大的挑戰(zhàn)。
此外,胰腺、消化道、胃腸、肝臟等周圍臟器長期受到壓迫,有的邊緣被擠成“薄紙片”,術后恢復也是難點。
如何安全完成手術?術后如何恢復?
如何提高術后的生活質量?
手術后如何合適激素替代維持生活質量
和社會性別?
......
一場多學科疑難病例討論展開,小軍的病情成了主角。
唐喆、鄭一春召集來自內分泌科、麻醉科、放射科、重癥醫(yī)學科的專家一起抽絲剝繭,對手術風險和方案開展詳細討論,制定嚴密的圍手術期管理方案,包括術前術后的激素替代治療方案等等。
手術完整切除兩個巨大腫瘤
為全力保障手術平穩(wěn)順利開展,兩位外科“金刀”一齊上陣,手術在開放下進行,腫瘤周圍爬滿了血管,給手術操作帶來挑戰(zhàn)。
唐喆首先在游離移位的肝臟、腸等重要臟器,給后續(xù)的手術留下足夠的空間。鄭一春“接棒”,仔細游離周圍粘連的結構,逐一阻斷每一根血管,精準完整地切除。
同時,麻醉醫(yī)生術中平穩(wěn)實現(xiàn)容量管理、血壓管理等,順利渡過腫瘤取出后血壓迅速降低的難關。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email protected])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